不同大豆品种叶片含氮代谢物的变化及SSR标记分析
【摘要】:大豆是世界五大作物之一,是非常重要的植物蛋白质和食用油资源,也是重要的优质工业原料,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大豆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大豆的经济价值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衡量大豆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我国是栽培大豆的起源地,拥有最为丰富的栽培大豆、野生大豆资源。但作为同属的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具有较大差异,与两者的蛋白质形成机制有重要的关系。野生大豆具有蛋白质含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优点,野生大豆这种高蛋白质的特性正是未来高蛋白大豆育种最需要的性状。
本研究选取三类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大豆品种:高蛋白野生大豆、普通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详细分析了大豆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含氮代谢物(硝态氮含量、亚硝态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氮循环中关键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并对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大豆品种进行SSR分子标记检测。从生理生化角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不同品种大豆氮代谢的变化规律及高蛋白野生大豆籽粒高蛋白质含量形成的机制。结果如下:
1、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幼苗期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硝态氮含量最高,到成熟期都达到最低值,二者的变化都是基本呈降低趋势的;亚硝态氮含量在成熟期最高,初荚期最低;游离氨基酸含量以盛花期最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初荚期时达到最高值。
2、在大豆各个生育时期内,苗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其它时期均呈现正相关;分枝期的亚硝态氮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盛花期和成熟期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都与籽粒蛋白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而硝态氮含量与籽粒蛋白质的含量相关性不明显。
3、筛选出的12对SSR引物从24份大豆材料中共检测到87个等位变异,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变异范围为4~10个,平均为7.2500个;有效等位基因总数为60.2196个,平均值为5.0183个,占观察到等位基因数的69.2%;Shannon-weaver指数变化范围为1.2389~2.1662,平均值为1.6933;Nei期望杂合性最高为0.8750,最低为0.6372,平均值为0.7755。
4、24份大豆材料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0.000-0.895,其中ZYD00857和ZYD01251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895,ZYD05610和ZYD01018最低,为0.00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165处,NTSYS软件将24份大豆材料聚类为三大类:第一大类,3份栽培大豆、蛋白含量低于和高于45.4%的野生大豆各2份;第二大类,15份蛋白含量超过了45.4%野生大豆及蛋白含量为45.07%的野生大豆ZYD01040;第三类,一份蛋白含量很低的野生大豆ZYD05610。这说明能够通过以SSR标记为基础建立的聚类树状图将多数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大豆种质区分开来。
|
|
|
|
1 |
任巧茹;大豆种子的科学贮藏[J];大豆通报;1996年04期 |
2 |
王艳杰;;大豆种子贮藏要点[J];农村科学实验;2008年10期 |
3 |
;积极推广使用钼肥拌种大豆[J];吉林林业科技;1973年02期 |
4 |
李国祯;李绍武;;大豆留种地技术指导与经验总结[J];农业科学通讯;1957年03期 |
5 |
陈俊英;;用重氢选种[J];农业科技通讯;1984年11期 |
6 |
郑成超,邹琦,程炳嵩,金锡奎;不同水势环境对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1年01期 |
7 |
杨宏宝
,魏秋萍
,于成喜
,王素梅;大豆种子使用年限对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新农业;1992年11期 |
8 |
郭玉虹;大豆种子繁殖田应采用的技术措施[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4年02期 |
9 |
宋茜英;;大豆种子越夏贮藏技术[J];种子世界;1996年06期 |
10 |
许月,朱长甫,石连旋,盛艳敏,苗以农;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研究概况[J];大豆科学;1998年03期 |
11 |
彭伟,李广忠,王金福;大豆种子包衣技术应用[J];中国农技推广;1998年03期 |
12 |
王江;;大豆种子贮藏技术[J];中国种业;2006年01期 |
13 |
王天勇;;高寒地区大豆综合高产法[J];农民致富之友;2006年03期 |
14 |
徐鹏飞;张淑珍;吴俊江;韩英鹏;张大勇;李文滨;杨传平;;利用卡那霉素对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大豆的筛选研究[J];大豆科学;2006年03期 |
15 |
谢皓;Gyorgy Vegvari;Gergo Sandor;南张杰;陈学珍;;大豆品种香豆雌酚含量的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16 |
严玉听;;孟山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加速玉米、大豆种子上市计划[J];农药市场信息;2009年23期 |
17 |
邵华为;;东北大豆种子主要稀土元素含量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0年05期 |
18 |
许二开;;大豆拌钼能增产[J];山西农业科学;1983年03期 |
19 |
兴国;;大豆增产妙法[J];北方园艺;1993年02期 |
20 |
原亚萍;陈学军;许耀奎;李国全;朴铁夫;;平阳霉素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J];核农学通报;199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