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带绦虫六钩蚴HSP的克隆表达及差异蛋白研究
【摘要】: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其六钩蚴发育成囊尾蚴可引起人和猪的囊虫病。寻找六钩蚴发育成囊尾蚴的过程中关键因子或者差异蛋白变化将可能解释六钩蚴发育成囊尾蚴的生长变化规律,以及可能揭示六钩蚴突破宿主肠粘膜机理。而热休克蛋白(HSP)则跟生物体生长、蛋白合成及适应外界刺激有密切关系。本实验成功构建了pET28a-HSP重组抗原,为研究寄生虫热休克蛋白与宿主关系提供理论基础。1.激活的和未激活总蛋白分离及差异蛋白分析鉴定
本实验通过二维液相蛋白分离系统(2D-LC)对模拟肠道环境体外激活和未激活的猪带绦虫六钩蚴总蛋白进行分离,在pH值7.71-5.31范围内成功获得已激活的总蛋白208个,未激活总蛋白197个,其中相同共有164个,相对激活的差异蛋白共有44个,相对未激活的蛋白共有33个,根据已发布的热休克蛋白的等电点及疏水性等特点,选取5个已激活的差异蛋白进行蛋白质肽质量指纹谱的分析,成功鉴定了猪带绦虫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蛋白和小热休克蛋白(HSP),其它三个未鉴定出序列。2.HSP目的基因的克隆和测序
分别提取猪带绦虫激活和未激活六钩蚴总RNA, RT-PCR扩增HSP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与pGH克隆载体连接,经酶切鉴定后,将阳性重组质粒进行测序,结果扩增出激活的六钩蚴的目的片段,未扩增出未激活的六钩蚴的目的片段,与分离出的小热休克蛋白结果一致。测序分析证明本试验扩增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发表的猪带绦虫六钩蚴热休克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与鉴定出的小热休克氨基酸序列一致。说明成功克隆了猪带绦虫六钩蚴小热休克蛋白序列。3. pET28a-HSP重组抗原的表达
将目的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α中,并将获得的pET28a-HSP阳性重组子转化至宿主菌E.coliBL21,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对重组抗原pET28a-HSP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经SDS-PAGE分析可见一条约35kDa大小的融合蛋白条带的抗原,Western-blot结果显示其能被囊虫病人阳性血清识别。这将为进一步阐明六钩蚴入侵中间宿主的机理、设计新型抗猪囊虫病和绦虫病疫苗打下基础。
|
|
|
|
1 |
马全英;王颖;丁军涛;岳城;才学鹏;;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6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中国兽医科学;2007年08期 |
2 |
丁军涛;陈晓宇;骆学农;王颖;张少华;刘斌;郑亚东;景志忠;才学鹏;;表达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8抗原的重组活载体疫苗株的构建[J];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
3 |
方强;孙新;;猪囊尾蚴病疫苗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4 |
骆学农;郑亚东;吴旭刚;窦永喜;景志忠;才学鹏;;猪带绦虫六钩蚴45W-4BX的高效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06年01期 |
5 |
张艳;景志忠;刘振勇;乔军;才学鹏;;猪囊虫和猪带绦虫病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7年04期 |
6 |
丁军涛;骆学农;王颖;张少华;陈晓宇;郑亚东;景志忠;才学鹏;;Tsol18基因密码子优化对其表达及重组蛋白免疫效果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09年03期 |
7 |
郭爱疆;才学鹏;房永祥;贾万忠;骆学农;刘红霞;;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8基因疫苗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8年07期 |
8 |
刘永杰,郝艳红,李庆章;猪带绦虫六钩蚴的体外培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9 |
马全英;骆学农;王颖;丁军涛;岳城;景志忠;才学鹏;;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6基因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7年12期 |
10 |
吴国华;郑亚东;贾万忠;张少华;景志忠;才学鹏;;猪带绦虫10ku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初步应用[J];畜牧兽医学报;2008年10期 |
11 |
陈晓宇;丁军涛;骆学农;王颖;刘斌;张少华;郑亚东;景志忠;才学鹏;;猪带绦虫TSOL18-SP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多抗的制备[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
12 |
郭爱疆;吴润;贾万忠;刘斌;闫鸿斌;骆学农;才学鹏;;猪带绦虫TSOL18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杀虫作用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10年02期 |
13 |
骆学农;郑亚东;胡志敏;丁军涛;张少华;侯俊玲;窦永喜;郭爱疆;景志忠;才学鹏;;猪带绦虫45W-4BX和TSOL18的高效表达及免疫效果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8年02期 |
14 |
骆学农;郑亚东;窦永喜;郭爱疆;侯俊琳;景志忠;才学鹏;;猪带绦虫不同阶段45W-4BX和18kD基因联合表达及保护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
15 |
张少华;李克生;景志忠;杜惠芬;骆学农;才学鹏;;猪带绦虫六钩蚴重组蛋白TSOL18与BSA偶连蛋白的制备[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16 |
王海鸿,雷仲仁;昆虫热休克蛋白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
17 |
李海燕;王茜;苏志国;熊平;汪浩勇;;热休克蛋白增加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产量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
18 |
陶丹,尹田夫,王萍,宋海星,马淑英,李吉平,张让堂;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热击蛋白(HSP)的研究 Ⅱ.松花江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野生大豆HSP诱导合成的比较[J];大豆科学;1998年04期 |
19 |
袁改玲,才学鹏,景志忠,郑亚东,骆学农,贾万忠,李辉,丁军涛;猪囊尾蚴疫苗候选基因TSO18在酵母中的高效表达[J];生物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
20 |
唐雨德;顾志香;雷永红;翟春生;刘玉;郁兴明;;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猪带绦虫六钩蚴重组抗原的复性与纯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S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