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位课程观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影响
【摘要】: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课程观,又称CBVE(Competence 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它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供产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国外许多国家通常把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称为CBE,译为能力本位教育。国外能力本位教育存在已久,它源自于重视能力获得的教育思想。从对文献的研究结果来看,我国国内学者对能力本位进行的研究,仅局限于能力本位的起源及国外研究过程,对CBE的运用更多的照搬于国外现成的模式,实验也只限于经济发达地区。本论文以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课程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历史与国际背景,在历史背景部分中,包括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大萧条时期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以及战后时期;又选择了美国、加拿大和英国这三个国家作为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国际背景进行了阐述。而后又概述了国内外“能力本位”课程观发展现状,包括德国“双元制”模式、CBE模式、MES模式以及这些模式在我国国内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本论文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我国国内部分省市15所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图表形式对课程编制人员组成、课堂教学总时数、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开设、法律及哲学课程的开设、工具类课程的开设等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从课程设置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确定、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现状及存在的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课程实施从师资方面、教学方面、设备设施、学生实习几个方面来论述;课程评价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课程设置整体是否科学、合理进行评价,二是对一门课程的实施进行评价。本文还得出了“能力本位”课程观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启示。最后提出了以能力本位课程观为指导下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具体措施及应遵循的八大原则:规范化原则、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原则、系统性原则、能力导向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原则、正规课程与隐蔽课程相配合原则、针对性与适应性相统一原则、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原则、多样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