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蛋氨酸锌对奶牛泌乳及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王长宏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锌对奶牛泌乳性能及繁殖性能的影响,并筛选出奶牛日粮中适宜的蛋氨酸锌添加剂量。 选取泌乳量、体重差异不显著,胎次2-3胎,平均在预产期前40-50天,且健康无疾病的经产奶牛60头。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头,供试验用。各组奶牛均饲喂含锌量37.15mg/kg(以干物质计量)的基础日粮,其中,A组=基础日粮(对照组);B组=基础日粮+120mg/kg蛋氨酸锌;C组=基础日粮+240mg/kg蛋氨酸锌;D组=基础日粮+360mg/kg蛋氨酸锌,预试期为10天。试验方法及所测指标如下:于产后第七天到第十四天记录日产奶量,最后计算每组平均日产奶量;每组随机抽取分娩后第七天、第十四天的奶样,测定乳糖、乳蛋白、乳脂、乳锌含量及乳体细胞数;于产后第七天,随机采取奶牛血样,测定血清中PRL含量;于发情周期的当天和第12天,随机采取血样,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E2)和孕酮(Progesterone,P)的浓度;记录奶牛的分娩情况、犊牛初生重、产后第一次发情日期、产后发情周期,并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受精,记录第一情期受胎率,最后取平均值,作为衡量奶牛繁殖性能的指标。试验结果如下: 对泌乳性能的影响:B、C、D组日均产奶量依次为23.65kg/d、23.67kg/d、23.72kg/d,较对照组(22.41kg/d)分别提高了5.53%、5.85%、5.58%,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360mg/kg蛋氨酸锌组日均产奶量比添加240mg/kg组日均产奶量低0.05kg/d,说明产奶量并不是随着蛋氨酸锌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的;随着日粮添加蛋氨酸锌水平的增加,试验组乳脂、乳蛋白、乳糖含量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蛋氨酸锌水平的升高,乳锌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试验组B与C、D两组差异显著(P<0.05),C、D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B、C、D组的乳体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B组与C、D两组间也表现出显著差异。随蛋氨酸锌添加量的增加,乳体细胞数降低幅度逐渐减小。 对繁殖性能的影响:添加蛋氨酸锌组的正常分娩率为80%、93.33%、93.33%,较对照组(73.33%)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试验组犊牛初生重与对照组犊牛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数据结果显示,日粮添加蛋氨酸锌有使犊牛初生重增加的趋势;日粮添加蛋氨酸锌可使奶牛产后发情提前,且差异显著(P<0.05),其中,添加蛋氨酸锌240mg/kg组提前的幅度较大,提前了5.8d;试验组发情周期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均在正常范围之内;B、C、D组血清促乳素含量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P<0.05),依次增加1.46ng/ml、3.08ng/ml、3.45ng/ml,试验组B与C、D两组间也达到显著差异(P<0.05)。血清促乳素含量随蛋氨酸锌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日粮添加蛋氨酸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奶牛发情周期的发情期和黄体期,均可使奶牛血清中E_2、P_4含量增加,在发情期,E_2血清含量增加明显,在黄体期P_4增加明显,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蛋氨酸锌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第一情期受胎率得到了提高,依次提高了6.66%、20.00%、20.00%。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对奶牛的泌乳性能及繁殖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各项指标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定认为,在含锌37.15mg/kg(以干物质计量)的基础日粮中,添加240mg/kg蛋氨酸锌为宜,可作为奶牛日粮中锌添加量的参考数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玉德,张洪增,张文建,卢国权,景希银,乔克新;奶牛对蛋氨酸锌表观吸收率试验[J];中国奶牛;1994年03期
2 朱钦龙;蛋氨酸锌对奶牛的作用[J];中国饲料;1992年01期
3 李玲玲;;蛋氨酸锌对奶牛的作用[J];上海奶牛;1997年03期
4 刘辉放,陈昌建,肖戈;蛋氨酸锌对牛奶产量、乳房炎和蹄病的影响[J];中国奶牛;2004年01期
5 朱国生;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对泌乳奶牛产乳量的影响[J];当代畜牧;2002年12期
6 王刚,毛华明,刘树民,马永合;蛋氨酸锌在反刍动物上的利用[J];饲料工业;2005年22期
7 黄玉德;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饲喂肉兔试验[J];饲料工业;1995年05期
8 朱国生;高温季节蛋鸡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对产蛋性能的影响[J];饲料研究;2003年07期
9 朱国生;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对蛋鸡高温季节产蛋性能的影响[J];饲料广角;2003年10期
10 杨坚,黄俊文;蛋氨酸锌螯合物的生化性质及其在养鸡业中的应用[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0年02期
11 王三立;;过瘤胃氨基酸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08年07期
12 朱国生;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对泌乳奶牛产乳量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3年08期
13 史济堂;;蛋氨酸锌对产蛋鸡有益[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89年03期
14 徐海峰;张正文;;蛋氨酸锌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吉林农业;2009年09期
15 唐兆新,张景伦,倪有煌;对合肥某奶牛场奶牛肢蹄病的调查研究[J];中国奶牛;1996年03期
16 闵向红,闵向松,张威扬;浅谈奶牛不孕的防治方法[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0年03期
17 宁静;奶牛碘缺乏症的防治试验[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0年02期
18 张永胜,王宏光;提高我市奶牛产奶量的综合技术措施[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2年05期
19 钱亮;龙头带动 小区示范 促进彭山奶业发展[J];四川畜牧兽医;2003年06期
20 王凯,徐锦娴;广东省某奶牛场隐性酮病的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跃;张玉;;奶牛安全生产与环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曹凯军;田真;高继伟;冯英;;如何让奶牛有回归自然的感觉——新西兰FONTERRA公司天津奶牛场设计感受[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8(上册)[C];2008年
3 ;北京奶牛中心——国家重点高科技、产业化奶牛良种繁育基地[A];中国牛业高峰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文义;史泽根;冯全福;马卫华;;影响奶牛繁殖效率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8(上册)[C];2008年
5 倪志江;高振江;李伟;;奶牛精确饲喂实验研究初报[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上册)[C];2009年
6 罗伯特·华森;;国际奶牛育种新技术[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8(上册)[C];2008年
7 王建平;王加启;;热应激奶牛血液中热休克蛋白表达量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邱昌功;;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措施[A];2010中国牛业进展[C];2010年
9 艾晓杰;;奶牛热应激及其防治对策[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汪博;;奶牛活性益生菌制剂的研究现状[A];2010中国牛业进展[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峥嵘;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奶牛实验性乳腺炎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许金俊;奶牛γ-干扰素基因的表达及其在乳房炎防治中的初步应用[D];扬州大学;2004年
3 柴春彦;铜缺乏症奶牛神经损伤分子机理[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4 刘东明;证据不确定性推理和奶牛疾病治疗专家系统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5 乔良;奶牛维生素A瘤胃降解规律及过瘤胃保护维生素A效果评价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6 许庆方;影响苜蓿青贮品质的主要因素及苜蓿青贮在奶牛日粮中应用效果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梁建光;有机锌源的化学特性及其对奶牛的生物学活性和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8 张进隆;奶牛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基因表达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9 牛淑玲;围产期奶牛干物质摄入减少及脂肪动员的神经内分泌调控机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孙玉成;围产期奶牛肝VLDL组装与分泌主要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长宏;蛋氨酸锌对奶牛泌乳及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2 赵士堂;羟基蛋氨酸锌在奶牛上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吴志广;日粮添加蛋氨酸锌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4 黄瑛;昌吉市奶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普查与防治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5 冯晓琼;抗奶牛孕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D];吉林大学;2007年
6 陈建晖;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的建立[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7 孙卫平;包头地区奶牛球虫病和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8 刘宏峰;日粮DCAD水平对奶畜Ca,N代谢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9 夏耘;不同β-胡萝卜素水平对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10 任海军;壳聚糖对奶牛产奶性能和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牧医系 陆江宁 岳增华;几种奶牛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效果[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2 王伟;东兴村奶牛率先告别“大锅饭”[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3 ;秋天奶牛高产饲养法[N];湖北科技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五四;老吴养奶牛依然很无奈[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1年
5 杨晓利;多汁料对奶牛很重要[N];山西科技报;2000年
6 刘钢;奶牛产后卧地不超咋治[N];山西科技报;2004年
7 郝德权;奶牛增产十二招[N];山东科技报;2001年
8 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 王赞江;奶牛驱虫保健[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五四;“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养奶牛”[N];农民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杨志华 通讯员 周艳春 高彦春 金吉鑫;这里的奶牛享受“星级服务”[N];农民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