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氨酸锌对奶牛泌乳及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锌对奶牛泌乳性能及繁殖性能的影响,并筛选出奶牛日粮中适宜的蛋氨酸锌添加剂量。
选取泌乳量、体重差异不显著,胎次2-3胎,平均在预产期前40-50天,且健康无疾病的经产奶牛60头。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头,供试验用。各组奶牛均饲喂含锌量37.15mg/kg(以干物质计量)的基础日粮,其中,A组=基础日粮(对照组);B组=基础日粮+120mg/kg蛋氨酸锌;C组=基础日粮+240mg/kg蛋氨酸锌;D组=基础日粮+360mg/kg蛋氨酸锌,预试期为10天。试验方法及所测指标如下:于产后第七天到第十四天记录日产奶量,最后计算每组平均日产奶量;每组随机抽取分娩后第七天、第十四天的奶样,测定乳糖、乳蛋白、乳脂、乳锌含量及乳体细胞数;于产后第七天,随机采取奶牛血样,测定血清中PRL含量;于发情周期的当天和第12天,随机采取血样,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E2)和孕酮(Progesterone,P)的浓度;记录奶牛的分娩情况、犊牛初生重、产后第一次发情日期、产后发情周期,并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受精,记录第一情期受胎率,最后取平均值,作为衡量奶牛繁殖性能的指标。试验结果如下:
对泌乳性能的影响:B、C、D组日均产奶量依次为23.65kg/d、23.67kg/d、23.72kg/d,较对照组(22.41kg/d)分别提高了5.53%、5.85%、5.58%,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360mg/kg蛋氨酸锌组日均产奶量比添加240mg/kg组日均产奶量低0.05kg/d,说明产奶量并不是随着蛋氨酸锌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的;随着日粮添加蛋氨酸锌水平的增加,试验组乳脂、乳蛋白、乳糖含量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蛋氨酸锌水平的升高,乳锌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试验组B与C、D两组差异显著(P<0.05),C、D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B、C、D组的乳体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B组与C、D两组间也表现出显著差异。随蛋氨酸锌添加量的增加,乳体细胞数降低幅度逐渐减小。
对繁殖性能的影响:添加蛋氨酸锌组的正常分娩率为80%、93.33%、93.33%,较对照组(73.33%)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试验组犊牛初生重与对照组犊牛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数据结果显示,日粮添加蛋氨酸锌有使犊牛初生重增加的趋势;日粮添加蛋氨酸锌可使奶牛产后发情提前,且差异显著(P<0.05),其中,添加蛋氨酸锌240mg/kg组提前的幅度较大,提前了5.8d;试验组发情周期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均在正常范围之内;B、C、D组血清促乳素含量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P<0.05),依次增加1.46ng/ml、3.08ng/ml、3.45ng/ml,试验组B与C、D两组间也达到显著差异(P<0.05)。血清促乳素含量随蛋氨酸锌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日粮添加蛋氨酸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奶牛发情周期的发情期和黄体期,均可使奶牛血清中E_2、P_4含量增加,在发情期,E_2血清含量增加明显,在黄体期P_4增加明显,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蛋氨酸锌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第一情期受胎率得到了提高,依次提高了6.66%、20.00%、20.00%。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对奶牛的泌乳性能及繁殖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各项指标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定认为,在含锌37.15mg/kg(以干物质计量)的基础日粮中,添加240mg/kg蛋氨酸锌为宜,可作为奶牛日粮中锌添加量的参考数据。
|
|
|
|
1 |
黄玉德,张洪增,张文建,卢国权,景希银,乔克新;奶牛对蛋氨酸锌表观吸收率试验[J];中国奶牛;1994年03期 |
2 |
朱钦龙;蛋氨酸锌对奶牛的作用[J];中国饲料;1992年01期 |
3 |
李玲玲;;蛋氨酸锌对奶牛的作用[J];上海奶牛;1997年03期 |
4 |
刘辉放,陈昌建,肖戈;蛋氨酸锌对牛奶产量、乳房炎和蹄病的影响[J];中国奶牛;2004年01期 |
5 |
朱国生;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对泌乳奶牛产乳量的影响[J];当代畜牧;2002年12期 |
6 |
王刚,毛华明,刘树民,马永合;蛋氨酸锌在反刍动物上的利用[J];饲料工业;2005年22期 |
7 |
黄玉德;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饲喂肉兔试验[J];饲料工业;1995年05期 |
8 |
朱国生;高温季节蛋鸡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对产蛋性能的影响[J];饲料研究;2003年07期 |
9 |
朱国生;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对蛋鸡高温季节产蛋性能的影响[J];饲料广角;2003年10期 |
10 |
杨坚,黄俊文;蛋氨酸锌螯合物的生化性质及其在养鸡业中的应用[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0年02期 |
11 |
王三立;;过瘤胃氨基酸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08年07期 |
12 |
朱国生;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对泌乳奶牛产乳量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3年08期 |
13 |
史济堂;;蛋氨酸锌对产蛋鸡有益[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89年03期 |
14 |
徐海峰;张正文;;蛋氨酸锌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吉林农业;2009年09期 |
15 |
唐兆新,张景伦,倪有煌;对合肥某奶牛场奶牛肢蹄病的调查研究[J];中国奶牛;1996年03期 |
16 |
闵向红,闵向松,张威扬;浅谈奶牛不孕的防治方法[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0年03期 |
17 |
宁静;奶牛碘缺乏症的防治试验[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0年02期 |
18 |
张永胜,王宏光;提高我市奶牛产奶量的综合技术措施[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2年05期 |
19 |
钱亮;龙头带动 小区示范 促进彭山奶业发展[J];四川畜牧兽医;2003年06期 |
20 |
王凯,徐锦娴;广东省某奶牛场隐性酮病的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