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深入广泛的纵览、整理与研究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治未病与养生保健理论中重视脾胃脏腑作用的渊源,结合现代生活方式与人类体质的改变、亚健康与衰老等因素与脾胃的相关性,提出了“调理脾胃治未病”,并在中医预防学的框架内,结合相关的中西医理论探讨如何调理脾胃才能治未病。
方法:1、通过在图书馆及名医珍藏书籍中查阅与该课题理论研究有关的全部资料。2、通过导师组织本校及其它院校的中医基础理论知名学者教授全面探讨调理脾胃治未病的机理。3、不断与导师临床实践,并总结调理脾胃治未病的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领域,丰富这一理论研究的内容。
结果:通过对古今文献整理研究结合现代人的发病特点、生活习惯、养生保健等方面全面总结了调理脾胃治未病的机理、思路及方法,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理论研究来指导教学和临床。
结论:1、脾胃的生理功能及脾胃内伤对人体重要影响在中医治未病理论及实践中鲜有涉及,结合现代人的疾病谱,调理脾胃治未病势在必行。2、对脾胃调理治未病的探讨不仅是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丰富,也是对中医脾胃学说的充实和发展。3、从脾胃角度讨论防治未病,为治未病理论注入了新的内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
|
|
1 |
林良智;;中医“治未病”刍议[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2 |
洪蕾;冼华;;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3 |
林惠;;浅谈“治未病”[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4 |
;中西医治未病之我见[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5 |
唐乾利;岳桂华;;“治未病”对中医院发展的机遇及问题探析[A];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6 |
王秀玲;;中医学与治未病[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
7 |
何清湖;;中医治未病的原则[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
8 |
;“激光针灸”治未病[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
9 |
江学勤;田小平;刘敏;;浅谈中医治未病特色疗法—节气贴[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
10 |
李忠业;阮怀文;;治未病刍议[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