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

王淑兰  
【摘要】:辽(916-1125)是我国北方民族契丹族建立的王朝,建立政权前的契丹族一直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也不需要建立城市。在契丹建国前后,中原大乱,很多中原汉人为避兵燹而逃入草原地区,契丹族也趁机南攻中原,掠夺大量汉人进入草原,为了安置这些汉人,契丹统治者便在其腹心地区的上京道和中京道模仿中原城市建立了大量城市。契丹又东北灭渤海国,将整个东北地区据为己有,接着,通过帮助石敬瑭称帝,又得到了燕云十六州之地,这样,不但辽国的版图大为增加,辽代的城市也迅速增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辽圣宗时期(983-1031),辽代疆域内的城市体系基本的建立。 辽阔的辽代疆域被分为五个部分,即五道,其中上京道和中京道是辽代的腹心地,这一区域的城市基本都是新建之城,且以移民城市为主,东京道的城市既有新建的,又有沿用渤海、高丽的,而南京道和西京道的城市,主要是对中原城市的沿用,新建的很少。所有的这些城市共同组成了辽代城市的主体。由于这些城市所在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各异,且又是在契丹政权下建立或管理的,所以无论在城市类型上,还是在城市建筑上,都表现出了很多独特性。 本文主要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释了论文的写作背景和论文主题的相关问题。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至第三章,是将整个辽代疆域分成辽代腹心地区、先进入地区和后进入地区三大部分,并对每一区域的范围、城市群体的行政设置过程、空间分布和人口来源等做了分析。第四章,将辽代整个疆域内的城市进行分类,共分四类,分别是都城、具有契丹特色的城市、普通州县城和边防城,并对每一类城市的特点、用途等进行深入探讨。辽代的城市,尤其是草原上新建立的那些城市,虽然是在中原城市和汉人的影响下建立的,但毕竟是结合了契丹文化而建筑的,所以,很多城市和城市中的建筑物,都深深打上了契丹文化的烙印,体现出了强烈的契丹特色。所有的这些,都在第五章体现了出来。第六章,主要阐释了辽代城市所具有的意义。长城以北的草原带地区,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的乐园,基本是没有城市的。而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却在北方草原上开创性的建立了大量城市,这在北方草原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因此,这些城市的建立,对北方草原地区无论是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还是民族融合上,都具有非凡的意义。第三部分是结语,本部分通过简单归纳北方草原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点出辽代在北方草原城市中所占的地位。同时,也将笔者写作本文的落脚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做了说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凤霞;辽代宫廷变乱与其制度的关系[J];河北学刊;2001年04期
2 张志勇;辽代法制史研究述评[J];辽宁高职学报;2001年01期
3 张志勇;辽代惩治官吏犯罪的法律规定考述[J];北方文物;2002年03期
4 佟宝山,贺林;从阜新关山辽墓看辽代后族的历史活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王善军;论辽代皇族[J];民族研究;2003年05期
6 武玉环;辽代的赋役制度[J];北方文物;2003年01期
7 胡兴东;辽代后妃与辽代政治[J];北方文物;2003年02期
8 陈其斌;凌迟入律在辽代[J];读书;2003年05期
9 武玉环;尹宿湦;;辽代职官的犯罪与惩罚[J];东北史地;2004年08期
10 刘刚;论辽代体育对金元清体育的影响[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1 张国庆;论辽代家庭生活中佛教文化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2 蒋金玲;;辽代救灾与抗灾措施研究[J];东北史地;2006年03期
13 王孝俊;;辽代人口问题研究综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4 吉成名;;辽代食盐产地研究[J];盐业史研究;2006年04期
15 薛志清;田欣;;辽代张家口农牧业探微[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6 孙科丽;;辽代贵族联姻关系述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03期
17 黄震云;;辽代的文化转型和法令修订[J];东北史地;2009年02期
18 陈晓伟;;辽代功臣制度初探[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9 武玉环;;辽代人口考述[J];学习与探索;2009年06期
20 薛长杰;张英;;辽代文化遗存面面观[J];艺术市场;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庆;;论佛教对辽代经济的负面影响[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2 戴中原;;辽代“巡贴”诸钱与寺院经济的关系[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3 张鹏;;互动交流中的辽代皇室审美趣味与艺术成就[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4 张国庆;;辽代社会史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薛勇;;辽代十二生肖钱钱赏析[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6 何天明;;对辽代钱币研究的几点看法[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7 黄震云;赵明奇;;辽代戏剧初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孟建仁;;从兴安盟出土的几批辽代窖藏钱币谈辽代货币的发展[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9 黄俐君;叶水芬;;辽代盘球纹绫绵袍的修复[A];文物保护与修复纪实——第八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杨敬民;玄鹰;;辽代自然风光花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孝俊;辽代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蒋金玲;辽代汉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淑兰;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辽代僧人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张小丽;辽代文学中民族民俗融合特质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魏孔;内蒙古辽代城址初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连连;辽代妇女社会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鹏;辽代占卜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李蕊;辽代女性建言议政问题探究[D];渤海大学;2013年
7 蒋飞飞;辽代玻璃制品初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8 黄震;辽代史官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朱良娟;辽代职官考核与升黜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祝建龙;辽代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国田;辽代雕花木弓囊[N];中国文物报;2000年
2 本刊记者 孙玉洁;叱咤风云二百年 辽代文明再惊世[N];中国艺术报;2002年
3 黄震云;辽代文学的写作与流传[N];光明日报;2007年
4 杨铁男;辽代娱乐活动的珍贵资料[N];朝阳日报;2008年
5 刘宝林;辽上京博物馆征集到罕见辽代残碑[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6 记者 李富;辽都故地巴林左旗新发现两处辽代窖藏[N];赤峰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陈凤军;辽代文化:沈阳特色文化的“金矿”[N];沈阳日报;2011年
8 大连 冯永兰;一件辽代的“巡防”牌[N];中国文物报;2013年
9 孙黎;融合与互补:辽代文学论[N];吉林日报;2003年
10 邱宏;辽代沈阳叫“沈州” 辽代“后族”葬法库[N];沈阳日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