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在《爱丽丝梦游仙境》和《镜中奇缘》中的功能
【摘要】:《爱丽丝梦游仙境》和《镜中奇缘》是文学大师刘易斯·卡罗尔的两部经典之作。在儿童文学史上,这两部爱丽丝作品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整个十九世纪的儿童文坛被称之为“爱丽丝的时代”,由此可见这两部作品的重要性。
从两部爱丽丝作品出版之日起,便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对于这两部作品的探讨和研究。其中,对于这两部作品的大部分研究多集中在翻译、体裁、语言、成长、写作特点和人物等方面。然而这两部作品的创作之初是为儿童读者而写,所以对这两部作品的研究应该多放在儿童本位上。本文试图从儿歌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入手来探究作家的儿童本位思想在文中的体现。
本文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引言部分简要的介绍了作家和作品的情况、国内外的文献综述以及相关的理论。
正文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第一章为儿歌《爱丽丝梦游仙境》和《镜中奇缘》中的具体体现及刘易斯·卡罗尔对儿歌在其作品中的具体运用。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作者运用儿歌充斥其作品内容的原因:其一为儿歌的特点和优越性;其二为作家的个人经历;其三是重要思想对作家的影响。
第三章从儿歌与儿童的阅读兴趣、儿童的认知及儿童想象三个方面探究了儿歌在两部爱丽丝作品中的功能。
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部分。这个章节主要总结了儿歌在两部爱丽丝作品中的原因和功能,同时呼吁社会给予儿童成长更多的关注。
|
|
|
|
1 |
焦旭阳;张文卓;;小学生学儿歌、写儿歌的实践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
2 |
戚万凯;;科普儿歌浅谈[A];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
3 |
李卫红;;浅谈儿歌的意义与教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
4 |
李卫红;;浅谈儿歌的意义与教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
5 |
门秀山;;儿童的歌谣,时代的声音——简谈乡土儿歌的搜集和整理[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
6 |
;儿歌四首[A];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7 |
邹爱萍;;小小手指儿歌,开发幼儿智力[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2004年 |
8 |
王音宣;;试议“信息交合论”在儿歌写作中的应用[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
9 |
徐春燕;;愉快拼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
10 |
徐春燕;;愉快拼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