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清朝前期盐政与盐商

孙明  
【摘要】:本文主要以清朝前期盐政与盐商为研究对象,以清朝前期盐政变迁与盐商特权地位的演变为角度,展开的清代盐商经济、社会活动对清代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的考察。在具体论述中,采取整体与个体相互兼顾的原则,既有清代盐商整体特征的概括,又有对代表性盐商个案活动的分析。在对清朝前期盐政变迁进行梳理的同时,对清代盐商特权地位的形成、获取利润的方式及其对时人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做了系统深入研究。 本文研究表明,清代盐商特权地位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与明清时期盐法变革有着深刻的关系。明清时期是中国帝制社会的转型期,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变革,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经济生活。作为经济制度之一的盐法制度变革就属其一。其实,明初九边的设置已经孕育着新经济变革的发生,可以说,明代九边防御体系的规模超过了以往各朝,九边所需军费,不仅仅是对明代财政力量的一次挑战,而且还是对中国帝制社会国家体系的挑战。事实表明,在当时刚刚建国的明王朝很难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完成九边军费问题。这就需要吸纳民间力量来协助政府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并非是所有民间力量都能担当此任,而是那些财力大者。于是,盐业商人便被选为政府依赖的对象。要想让商人主动、积极的承担任务,需要对与盐业商人相关的盐法制度进行变革,在诸多方案中,政府选择了能够让商人得到实惠,而且能够实心为政府办事的一种方法,即人们熟知的开中盐法。其实,开中盐法就是用盐的经营特权换取商人资金的一种方法。开中法的实施,既把盐业商人推向了台前,又使其与政治力量相搅合在一起,成为政治力量的附庸。从以后的历史发展表明,盐商一直处于政府的掌控之中,且随着他们垄断特权的不断巩固,而不断的加强。以叶琪变法为代表的明中叶盐政变革,开中纳银制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盐商的垄断特权。同时,也导致了明中叶盐法的破坏,对盐商作为商业阶层的畸形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明万历时期的袁世振改革,在承认“囤户”握有盐引的同时,也确定了大盐商对盐的经营特权。清代在对明代盐法承袭的基础上,也通过制度层面巩固盐商的特权地位,同时,人为的把盐商分化,尤其,在盐商队伍中扶持了代理人总商。 伴随着清代前期盐政制度的变革,清代盐商不断在加强与专制权力的关系。一方面,盐商们千方百计的与皇权靠近。捐输报效成为与皇权拉关系的最好方式,在清代盐业及其他史料中,这两个词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如《清盐法志》中有“捐输篇”专门记载盐商捐输报效一事,官员盐业奏疏中也有关于盐商捐输报效的题请,清人相关笔记、文集中也不泛由此内容。通过对这件事记载的普遍性可知,在清代盐业发展中,捐输报效乃是比较活跃的事情。对于清代盐商捐输报效行为,本文认为,应该划分来看,对于军需、备公报效而言,它的消极性更大,如军需报效中不泛有帮助封建政府镇压农民起义的行为,而急公报效则助涨了皇帝的腐朽及奢侈。而对于河工、赈济报效则具有积极意义。河工、赈济本身就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盐商所捐银两,对这些公共工程的顺利进行,是有一定作用的。在这些方面,清代盐商们往往挺身而出,这是值得肯定的事情。一方面,盐商与盐官搞关系,相互勾结,成为清代盐业发展中一件比较腐朽的事情。皇权是政策、制度的决断者,而盐政官员则是执行者。在清代官督商销的管理模式下,官督给予盐官绝对的管理权,盐商作为政治扶持的产物,也必然向管理者妥协。与皇权搞好关系所得恩赏,同盐官在盐商经营中所给的实惠要差得多。盐商给予盐官的各种馈送,乃至与盐官合伙贩盐,都使其得到很多额外的利润收入。官商勾结是应该否定的事情,于官,则把他们推向腐败,影响了官风的清正廉明;于商,则导致其不思进取,而以斡旋于官场为荣,影响了商业的正常发展。 盐商在取得了政府的信任之后,所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尽可能地把投向皇帝及盐官的银两通过经营的渠道拿回来,获得更多的利润。在政权力量的保护下,盐商的想法如愿以偿。对于盐商来讲,盐是他们经营的主要商品,政府对盐的严格控制,对于他们的经营未尝不是一种限制。对此,首先,他们通过皇权的加恩,可以减少一些盐课的交纳,增加一些盐引,能够有更多的盐可卖。其次,通过盐官的放纵,可以非法营运一些引外之盐,以获取暴利。清代盐商致富后的消费趋向一直是为人们所重视的问题,一般而言,盐商的银两多投于封建土地的购置上,惠及乡曲的建设上,追求奢靡生活的浪费上。而这三项内容,仅惠及乡曲具有肯定的一面,不管盐商致富后,为何把大量资金投于乡里基本设施的建设和修葺,这些做法至少使同乡百姓生活得到了实惠。而盐商把资金投向宗族建设,在以宗族为主体的封建农村,对于乡村社会的稳定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至于,盐商资本投于土地的购置上,反映了作为社会的活跃因素对固有势力的妥协。盐商追求奢靡的生活方式,则是对清代世风产生直接影响的事情,在当时社会,盐商的种种奢靡之举,对传统农业社会人们简朴之风是产生了大的冲击。 总之,清代盐商的形成是政治的产物,是专制皇权、政权有意扶持的结果,这使盐商带有明显的先天不足性。盐商与专制皇权、政权靠近之举对清代官风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盐商在商业经营中的非法行径,对当时的商业风气也产生了消极影响;盐商奢靡的消费生活,对于当时社会淳朴民风塑造,也起到了抵制和反面作用,而他们的奢靡生活方式至今也是令人难以想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宁;;东印度公司贸易体制对清朝前期立法的冲击[J];外国法制史研究;2008年00期
2 任长见;清朝前期闭关自守原因探析[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99年03期
3 赵广华,朱颜;清朝前期廉政立法及措施[J];殷都学刊;1995年02期
4 邱捷;;清朝前期皇帝的功与过[J];源流;2002年01期
5 张仁善;;清朝前期“律”和“例”维护父权效用之考察[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年01期
6 黄有为;《清朝前期的经济》一节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益阳师专学报;1985年01期
7 沈雨梧;清朝前期浙江的农业经济[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8 韩官却加;简谈清朝前期对青海蒙古的统治[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9 顾祖成;;清朝前期治藏政策述略[J];西藏研究;1989年04期
10 李华;;清朝前期广东的商业与商人[J];学术研究;1982年02期
11 王巨新;;论清朝前期涉外法的渊源[J];理论学刊;2010年09期
12 孙玉荣;清朝前期的惩贪立法及其特点[J];人民检察;1994年02期
13 赵德祥;清朝前期辽宁学校教育史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14 朱尔澄;范瑞祥;;《明清时期的文化》教学笔录及评析[J];历史教学;1990年03期
15 欧阳跃峰;;应准确把握清朝前期外贸政策的相关概念——兼答冯一下先生[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03期
16 陈鸣鐘;清朝前期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政治制度 宗教制度的改革[J];史学月刊;1960年01期
17 王守栋;;清朝前期中国与苏禄关系考[J];德州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8 张赫;;清朝前期经济的恢复[J];才智;2012年12期
19 白新良;;黑龙江民族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周喜峰《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3期
20 陈红;;试论清朝前期东北地区人口流动及其影响[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宁;;东印度公司贸易体制对清朝前期立法的冲击[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8年
2 伍承民;;布依民族之魂的生动体现——评南笼起义的深远历史意义[A];布依学研究(之三)——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3 王树民;;曲折发展的《南山集》案及其余波[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4 毛佩琦;;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明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5 毛佩琦;;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明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6 李国荣;;乾隆膳单:长寿皇帝的餐饮秘笈[A];清代档案与清宫文化——第九届清宫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诺;;乾隆帝与大高玄殿述略[A];多维视野下的清宫史研究——第十届清宫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恽丽梅;;“犹日孜孜”、“自强不息”宝与乾隆帝晚年精神世界探析[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七辑 )[C];2010年
9 汪治平;;乾隆《御制诗集》涉台诗初探——台湾在乾隆心中地位的变化[A];闽南文化新探——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方裕谨;;清乾隆年间皇家工程的赔修[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明;清朝前期盐政与盐商[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3 周喜峰;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研究[D];南开大学;2003年
4 王巨新;清朝前期涉外法律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李靓;乾隆文学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马建民;乾隆三年(1739)宁夏震灾与救济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倩;清朝前期涉外理念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石琛;清朝前期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瘟疫的应对措施[D];兰州大学;2008年
3 侯玲;论清朝前期四川的摊丁入亩[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程秋娜;清朝前期盛京城镇的兴起与繁荣[D];辽宁大学;2011年
5 秦施展;清朝前期西藏地方政治体制的演进[D];西藏民族学院;2008年
6 秦元红;清朝前期的户籍管理与科举教育[D];南昌大学;2007年
7 张浩强;清前期四川总督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8 罗兰桂;清朝前期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及清政府对天主教的政策[D];暨南大学;2000年
9 周融冰;嘉庆治藏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刘芳;乾隆禁教时期的天主教活动[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孟繁勇;清朝前期经略东北边疆的得与失[N];中国民族报;2018年
2 何端中;清朝前期酒泉人民的水利灌溉技术[N];酒泉日报;2009年
3 刘玉峰;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评议[N];学习时报;2008年
4 记者 魏巍;故宫古毯近六成宁夏造[N];华兴时报;2006年
5 艺术市场评论家 北京 牟建平;乾隆御笔书画的趣味、水平与市场[N];美术报;2017年
6 唐骋华;乾隆眼里的“西洋镜”[N];文汇报;2018年
7 翁源昌;一个曾恭迎乾隆帝“南巡”的马岙先祖[N];舟山日报;2018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研究员 张宏杰;乾隆时代的得与失[N];北京日报;2016年
9 禾刀;乾隆盛世背后的真相[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10 主管营养师 许文范;从乾隆吃番薯谈起[N];家庭医生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