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中的人性守望
【摘要】:1995年对日本来说是极为不平常的一年。1月大阪神户地区发生了7.3级的大地震,紧接着3月又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由奥姆真理教制造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这两件事的发生,无疑震撼了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使得他对日本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村上由之前的“超然”状态转而介入日本社会。
这两件超出日常想象力的事件,使得村上潜意识当中的想法渐渐表露了出来。村上针对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的受害者和奥姆真理教的教徒进行了长期、细致的采访,最后以纪实文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即《地下》和《在约定的场所》(《地下2》)两部作品,其中1999年《在约定的场所》获得了桑原武夫学艺奖。此外,村上还以阪神大地震为背景写了一部短篇小说集《神的孩子全跳舞》,又名《地震之后》。村上由此以明确的姿态和实际的行动介入日本社会。
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来讨论村上对日本社会的“介入”。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国内外村上研究的现状和1995年发生在日本的两次巨大的灾难,即1月的阪神大地震和3月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同时从村上的整个创作历程来分析村上对日本社会的“介入”,他从未放弃过对社会的担当与责任,只不过是方式进行了改变;第二部分主要围绕《地下》这本书来分析村上对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受害者的关注,表现出他对个体的无限关怀以及对独特生命体验的强调;第三部分围绕《在约定的场所》来分析村上对奥姆真理教的思考,他将体制与人性中的恶赤裸裸地揭示了出来以惊醒世人,主要围绕体制、善与恶、物语等关键词来讨论;第四部分围绕《神的孩子全跳舞》这部书,村上通过阪神大地震对缺乏沟通与交流,信任与关爱的日本社会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并用爱与宽容来疗愈与鼓励在灾难中直接或间接受到伤害的人;第五部分在对三部作品分析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来把握村上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