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小学田径教材的美学特性探究

马洋  
【摘要】:目前我国各种类中小学田径田径教材中对内容的分析主要从运动技术结构角度出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以中小学田径教材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容进行深度剖析,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在研究田径项目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挖掘田径教材中被忽视美学特性。考虑到体育教材美学特性体系的开发,将美学特性融入运动技能教学中增添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达到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体育习惯的目的,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通过分析田径教材和美学的本质特点,研究发现他们的契合点是非功利性。 第二,通过分析田径教材和美学的起源,研究发现他们的切契点是娱乐性。 第三,通过分析速度型教材是从速度和节奏方面体现美的内涵以及展现美的视角。 第四,通过分析耐力型教材是从耐力和节奏方面体现美的内涵以及展现美的视角。 第五,通过分析高度型教材是从高度和协调方面体现美的内涵以及展现美的视角。 第六,通过分析远度型教材是从远度和协调方面体现美的内涵以及展现美的视角。 第七,通过分析力量型教材是从力量和姿态方面体现美的内涵以及展现美的视角。 第八,通过对田径教材的研究,发现现阶段针对田径教材的分析基本都是从教材的技术结构角度出发,以技术教学为主,缺乏从美的角度分析教材 虽然本文共将美引入田径教材中,是田径项目的技术特性与美学特性结合,要使这项研究稳步发展仍然存在问题,本研究建议: 第一,为提高田径课质量,教师应从美学的角度分析教材,制定各项目教学方案。 第二,为改变学生对田径项目学习的厌学现象,今后教师在上课时可选择有趣的、生动的、互动性强的教学内容、方法来吸引学生。 第三,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引领学生感知体育课堂中的各种美的存在,使学生认识到运动之美,从内心深处喜爱体育运动。 第四,此时我国体育课程正在改革,新课标正在进行修订,应充分考虑体育教材美学特性体系的开发,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指导方法、教学评价等诸多环节中要渗透美学因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道滋;陈志清;李慰亚;王世连;;中学田径教材负荷量的探讨[J];中国学校体育;1984年04期
2 文超;;试述我国体院田径教材的建设发展与普修教材的编写特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3 赵纪生;田径教材与教学的特点[J];中国学校体育;1996年05期
4 江金泽;;1978—2006年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材知识体系的演进[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文超;体育学院田径通用教材的建设与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6 朱静;;小议田径教学实施素质教育[J];成才之路;2010年35期
7 王金保;;贯彻体育教学大纲中的田径教材体会[J];体育教学;1989年02期
8 章顺山;;新颁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田径教材系统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9 李丽萍;;初中田径教材拓展的研究[J];体育教学;2008年05期
10 曾飙;对新编《田径》教材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S2期
11 王宝烈;;怎样制订体育教学工作计划[J];江苏教育;1964年02期
12 闵章平,陈玉林;怎样提高初中学生“跑”的兴趣?[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13 文婧;夏季选择田径教材的注意事项[J];中国学校体育;2004年04期
14 黄小平;"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田径教材的处理与转化策略[J];田径;2005年02期
15 杨军,罗少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田径教材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6 尹晓春;中学田径教材与学生运动倾向关系论[J];四川体育科学;2002年04期
17 王平;中、美、俄田径教材中发展速度方法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8 王华倬;教材钻研系列讲座 第五讲 如何钻研田径类教材[J];中国学校体育;2004年05期
19 温桂甫;吴健;;论中学体育田径教材的二次开发[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0 成佩;;中学田径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贺;;文学作品的美学特性和审美心理[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六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2 郑亮亮;周志鹏;;我国田径项目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陈锦;;试论新闻摄影中“情"的美学特性[A];1985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5年
4 毛新太;宫涛;;北京西站外墙干挂石材外墙装饰修复工程中的几点思考[A];铁道工务(铁路房建管理专集)[C];2007年
5 张先锋;李宗浩;;2008年残奥会田径项目竞争格局预测和我国竞技实力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陈伟霖;潘前;朱庆;;新形势下高校发展田径教学的可行性研究——以跨栏跑教学为例[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杨丹;;我国田径竞赛表演市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汉梁;;浅析我省男子三级跳远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文静;王欢;卢竞荣;;发展中国田径十项全能运动对策的探讨[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左琼;;变化、学习、发展——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的创新与展望[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武斌;Cercon全瓷冠——TA_2纯钛种植体基桩一体化修复实用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王卫英;重塑民族想象的翅膀[D];兰州大学;2006年
3 陈广;我国16岁—20岁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4 周在平;我国田径竞赛体制的发展和改革[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5 李智勇;种植体支持全瓷单冠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6 韩慧;中国田径高水平短跨、跳跃项目运动员成长过程规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张运亮;我国田径教练员职业劳动特征及其绩效考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8 明大阳;举国体制下我国高水平田径训练团队管理理论与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9 邓万金;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洋;中小学田径教材的美学特性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尹晓春;对上海市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中田径教材的学习方式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余宣政;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材的适应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梁庆刚;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材的分析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5 计萍;改革开放以来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普修教材建设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李丽萍;初中田径教材拓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纪华军;安徽省高级中学田径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石虹;动画片中的影视性[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张磊;山东省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田径教学现状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秀玉;网络视觉艺术的美学文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旭东 实习生 张汉儒;绍兴小将青奥会夺冠[N];绍兴日报;2010年
2 ;田径是体育运动之母[N];人民日报;2007年
3 记者 葛会忠;落后项目不能自己吓唬自己[N];中国体育报;2007年
4 杨檎;保持体育名校优良传统[N];中国体育报;2009年
5 ;田径比赛项目规则要点[N];人民日报;2007年
6 葛会忠;刘翔是天才 但天才不只一个[N];中国体育报;2006年
7 陆柯;羽球女单无悬念田径百米看飞人[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梁学增;从“贴近”到“更贴近”[N];黑龙江日报;2007年
9 舒丹 记者 骆辉 陶婧;“七城会”田径项目竞委会揭牌[N];南昌日报;2011年
10 记者 程晓红;我区参加第六届全国农运会收获丰硕[N];西藏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