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探索及经验

吴科举  
【摘要】:“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必然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会促进科技成果和新技术广泛而有效的应用,从而推动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最后达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世界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与经济发展依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人类长期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导致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加剧;人类不合理的经济发展结构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日渐严重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使中国农业走人类、自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之路,摆脱当前农业发展的困境。本文以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探索与经验为主题,严格遵照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历史与逻辑结合统一的规律,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切入点,根据对实验报告、统计数据以及相关文献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可行对策。文章从农业科技创新开始阐述,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过程以及所获得的经验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之后,又从多个角度,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管理尚不健全、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机制不健全、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不足、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文章根据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阶段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的详细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深入研究了能够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简要如下:一是要健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二是要强化农业科技重大命题协同体系,三是要创建能够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机制,四是要创建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机制。目前,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的我国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撑。如果说文章在党对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探索及经验启示方面有所贡献的话,那么如何才能够得到更加详细的解决问题的相应举措,这则需要今后进一步地研究以及实践。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农业部确定2003年为“全国农业科技年”[J];蔬菜;2003年03期
2 王芳;山东省首批农业科技跨越项目通过验收[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2003年01期
3 张志国;农业部确定2003年为“全国农业科技年”[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2003年03期
4 倪守明;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J];天津农林科技;2003年05期
5 林清山;福建农业科技对外交流合作对策研究[J];台湾农业探索;2003年04期
6 本刊编辑部;全国农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全面启动[J];农民科技培训;2005年04期
7 孟庆六;刘汉超;刘传龙;杜翠敏;胡乃志;;我国农业科技如何面对新阶段的挑战[J];甘肃农业;2006年10期
8 雷志赛;;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5期
9 张雪娥;;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及出路[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12期
10 郭英;丁自立;王艳明;张俊;张兴中;刘翠君;张平;焦春海;;关于推进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11 ;农业科技报社被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为省级文明单位[J];今传媒;2011年03期
12 刘振华;;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J];世纪桥;2011年19期
13 ;“全球农业科技大会”在北京举行[J];农业工程;2011年04期
14 雷萌;;媒体人眼中的农业科技困局[J];中国合作经济;2012年03期
15 王春梢;;农业科技园与农业科技城研究概论[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年07期
16 陈达恒;;在视察我省农业科技创新情况时的讲话[J];时代主人;2012年05期
17 卢晓霞,孔庆斌;关于兴办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区的构想[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1997年Z1期
18 张亦诚;建设农业科技市场探讨[J];农村经济与技术;1997年09期
19 艾云航;;发挥农业科技的增产作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1997年01期
20 陈良光;农业科技与股份制改革[J];福建稻麦科技;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广敏;;迎接新的科技革命挑战推动农业科技全面进步[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胡士斌;;农业科技园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傅家边农业科技园为例[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3 王惠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科技与人才开发工作[A];陕西省农业科技与人才开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李英虎;;农业科技与人才开发的作用与意义[A];陕西省农业科技与人才开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詹峰;;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措施与方法研究[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蒋和平;崔凯;;农业科技园区:成效、模式与示范重点[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伟光;丁中文;;浅议农业科技创新与道德建设[A];2002福建省科技界科学道德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2年
8 周智修;陈亮;;知识经济与21世纪初我国农业科技[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9 罗雁;李学林;江惠琼;林郁;龚秀萍;;农业科技对云南县域经济的影响及发展对策[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10 张建忠;李同升;;我国农业科技园的发展现状及其动力机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宇文;基于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的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2 纪绍勤;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3 张静;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礼胜;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结构调整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5 黄建勇;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6 田新豹;北京小汤山农业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韩作生;农业科技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陈建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杨敬华;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机制与模式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10 何燕子;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江飞;农业科技型企业融资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邱国梁;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功能探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王峰;农业科技型企业“走出去”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4 甘顺;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贵州大学;2005年
5 陈耀锋;农业科技园区物流管理的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6 于姝;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形成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丑勇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8 王晓娟;河北省农业科技园管理体系中的博弈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9 李文涛;雪野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与经营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张敏;江苏农业科技园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市科技局局长 王耀飞;深刻认识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2 通讯员 石广泉,驻县记者 孙丰;宽城农业科技小分队活跃在田间地头[N];承德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杨丽红 实习生 孙玮;我市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正式启动[N];承德日报;2006年
4 记者 缪琴;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N];成都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葛洪才;农业科技:民间力量应当高估[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章力建刘世杰 董志玲;农业科技集成创新是防控立体污染的支撑体系[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7 张长生 郑锦荣;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N];东方城乡报;2007年
8 郑晓静;农业科技是“十一五”的重中之重[N];东方城乡报;2007年
9 文字整理 王平;改革要确立农业科技的公益性地位[N];东方城乡报;2007年
10 记者  李宏斌;引深科技入户工程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N];大同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