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摘要】:实现中国梦,青年勇担当。责任作为人类社会理性的支点,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感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我们前所未有的接近总目标,也前所未有的有信心、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就需要凝聚青年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最可信、可为,最富有理想和创新精神的知识群体,他们的综合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跻身世界强国行列的征程,而且与大学生自身的人格塑造和幸福成长有密切相关。他们肩负着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重任。因此,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形式,对社会责任感的含义、特点和分类作出归纳,立足新时代的含义,分别分析了新特点、新矛盾和新任务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系,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相应的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可行性对策。本文结构为引言和正文三部分引言:主要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提出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正文第一部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论概述。本文在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社会责任感的含义、特点和分类做出归纳,立足新时代,对“新时代”的概念做出界定,并分别分析了新特点、新矛盾、新任务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系,同时本文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论基础,为分析大学生责任感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提出培育对策做了铺垫。第二部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本文运用实证研究,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基本上能够热爱祖国,关心他人,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风貌,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另辟蹊径从大学生认识不到位和知行脱节两个维度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责任内容和载体认识模糊、责任判断呈功利化特征、生命意识和互助意识不强、责任行为的情绪化倾向、行为表现与责任意识脱节。并从高校教育不足、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偏差和学生自我教育欠缺四个维度探讨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对策。本文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别从高校、社会、家庭和自我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改进高校教育的对策包括:明确社会责任教育的目标、加强社会责任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创新社会责任教育的方法、建立德智双管齐下的素质评价体系;优化社会环境的对策包括: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相结合、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完善社会责任制度、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强化家庭教育的对策具体包括: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职业平等观、父母以身作则;加强自我教育的对策包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加强社会实践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