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人们生活在多维度的空间里,需要有丰富的空间能力,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空间能力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在小学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学习的空间观念知识,不仅有助于培养数学素养、发展数学能力、提升应用和创造能力;还能帮助与现实生活进行沟通、交流,理解周围的空间世界,形成数学思维。空间观念其教育价值是不言而喻,但在实际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空间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尤其在偏远的乡村学校,教学基础薄弱,教学质量尤其令人堪忧。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者调查农村小学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一线农村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和教学建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和观察法、测试法对秦皇岛市农村C小学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解决对策,从而改善教学。根据调查显示农村C小学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主要存在问题是:一、空间观念”的认识不深入。二、教学目标设计未基于学生的空间发展水平。三、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空间观念”课堂上未发挥实际效果。四、“空间观念”教学内容的处理与生活联系不紧密。五、空间观念作业欠缺层次性和创造性。六、空间观念评价方式单一。针对此问题提出如下“空间观念”的解决策略与建议:一、提高空间观念的认识。二、教学目标设计基于学生的空间发展水平。三、充分利用操作探究合作学习,发展空间观念。四、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丰富的经验。五、充分依托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六、注重作业的层次性和创造性,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七、完善“空间观念”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