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张玉龙  
【摘要】:随着“5G”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化也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即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给人们思想所带来的多元、多变、多样可谓是前所未有,社会思想领域的交流、交融、交锋亦连绵不绝。那么,大数据时代究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从而实现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说,大数据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方法、技术、工具以及思维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大数据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论文从强烈的问题意识出发,围绕着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力图聚焦“大数据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什么样的重大变化”这一突出问题,探索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图景与方向。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全面梳理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相应的述评,凝练地概括了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提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旨在阐明大数据时代教育与大数据之间的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研究是一种交叉研究,涉及多方面的理论。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之外,大数据、教育大数据以及科技哲学中的范式理论都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该章系统梳理了大数据这一概念的来龙去脉,从数据科学、数据技术、数据价值、认识论方法论、时代等维度对大数据的内涵进行了多维解读,阐述了教育大数据的内涵、特征、类型、基本功能以及面临的问题。该章引入了库恩的范式理论以及吉姆·格雷提出的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认为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也将成为观测自然的“仪表盘”和观察人类社会自身行为的“显微镜”,也将给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带来根本性变革。第二章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特征及其所带来的范式创新。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首先需要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这一核心概念。对大数据的理解不能停留在一般概念上,需要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独特“秉性”。一是从大数据的视角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大数据的契合点,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把握大数据运用和研究的特殊性。在分析相关核心要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及其发展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范式的特征。认为大数据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基础性作用,大数据以其可操作性方式解决了思想情感量化问题。深入分析了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量化的内在机制,认为对思想情感的量化主要是通过对人的行为以及语言符号的量化间接实现的。第三章主要对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加以重新审视和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融入使得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大数据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催生了新主体的出现,一方面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同时,大数据深刻地改变了教育对象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话语方式。教育对象通过数据画像可以对自身有更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但克服大数据对教育对象所造成的“信息茧房”又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重要问题。第四章旨在探讨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内容为王”,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食粮”,没有好的内容,相应的教育活动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本章分析了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要性和可能性,归纳了大数据的来源,梳理了大数据创新教育内容的主要途径,并提供了若干大数据创新发展教育内容建设的案例。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出现,使得教育内容不仅能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而且能够“以数据取信于人”,推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使得教育内容向着更优、更精、更符合时代特色的方向发展。第五章进一步透视大数据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本章在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本理论基础之上分析了大数据对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与改进。大数据重构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原则,为方法创新增添了复杂性原则、客观关联原则和可视化原则方法。大数据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认识方法更为精准、实施方法更加以数据驱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更加“让数据说话”。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复杂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复杂性思维、复杂性方法、复杂性工具。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思维方式,学习新的方法,掌握复杂性工具。大数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的贡献就是大数据力求实现对人的思想情感的量化和精准化把握,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事实”的把握能力,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客观的、全面的和复杂的。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努力实现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而在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统一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洪燕云;张莹莹;;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及其提升路径的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2 郝新春;;努力提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J];学习月刊;2010年14期
3 王永振;;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因素的功能及运用[J];政工学刊;2010年07期
4 马荣娟;;畅通沟通,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活力[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2期
5 张业振;;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涵、逻辑及其实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年06期
6 徐燕丽;何汶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智慧[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年27期
7 张文;;浅析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要求[J];高考;2019年21期
8 张军;;和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追求[J];教书育人;2008年33期
9 赵勇;王金情;;人的需要差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J];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S1期
10 吴亚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9期
11 徐丽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沟通障碍及消除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年07期
12 郑敬斌;;从实效性角度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3 赵健;汪荣有;;论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基本要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08期
14 程静;;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5 陶志刚;;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接”与“衔接”[J];上海高教研究;1991年04期
16 林旦玲;;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化引导机制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17 奚亮;;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长江丛刊;2018年28期
18 何桂艳;;关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几点思考[J];教师;2014年20期
19 张天鹏;丁福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坤;;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思考[A];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推进“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7年
2 刘琼;;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探究[A];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应用创新专业委员会科技创新研讨会2016年1月会议论文集[C];2016年
3 江洪明;;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3年
4 李志军;;宽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理念[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5 赵子林;;浅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达文;;浅议高校辅导员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及途径[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十四)[C];2021年
7 王润瑾;;浅析QQ平台宣传的特点与问题[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8 彭余琴;;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以贵州财经大学为例[A];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C];2020年
9 孙雷;;高职院校运用自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10 金茜;;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11 高丽霞;刘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探索[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12 魏爽;;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13 康文颖;曹晨曦;胡逸恒;;中外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14 丁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社会加速中的困境及其对策[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15 邓帆;陈鹏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观问题[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16 江虹;;高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17 杨晓蓉;晏榛;牟玄;;教育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影响[A];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18 杨振山;;浅析网络“直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二)[C];2021年
19 张玉;;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探索[A];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20年
20 邱志琴;;基于辅导员思想的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A];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2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玉龙;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1年
2 张瑞敏;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
3 封莎;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理论丰富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谭宇;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6 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7 何文毅;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阿剑波;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20年
9 王新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0年
10 孙晓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11 王丽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12 姜竹青;中国汉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形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13 张青;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D];辽宁大学;2019年
14 韩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15 贾民伟;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的公共精神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6 李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17 史姗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8 李术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19 张社争;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0 袁阳;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北京精神培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靳志高;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2 曾广存;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借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魏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路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年
4 胡義;思想政治教育激活思想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5 黄依群;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及相关原则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罗忆乔;新时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9年
7 徐小庆;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8 杨露;图像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20年
9 李星桂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
10 谢方园;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D];中北大学;2018年
11 张金灵;思想政治教育教化功能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年
12 陆金妹;网络热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13 陈小华;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14 代晓飞;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教育法创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5 刘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谈心艺术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16 解英丽;论“情感与理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和谐统一[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17 邱晓霞;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8 刘艺;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D];西南大学;2010年
19 包月英;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0 吴洪坤;我国公务员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个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袁敏;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N];光明日报;2009年
2 晏黎 解放军总医院政治工作部;“情”上下功夫 教育更立得住[N];解放军报;2019年
3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吴林龙 王立仁;思想政治教育要研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N];光明日报;2014年
4 陈忠银;赋予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N];江苏经济报;2004年
5 市公路局 罗灿武;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运用[N];益阳日报;2007年
6 沈壮海;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李华;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N];滨海时报;2013年
8 东北师范大学 臧宏;解决学生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N];光明日报;2010年
9 申军伟;努力提高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N];光明日报;2012年
10 曹影;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职能的指向[N];光明日报;2007年
11 徐建平;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N];解放军报;2004年
12 罗长虹;让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N];西藏日报;2005年
13 国民教育本科部2011级思政专业学生 王欢;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小”抓起[N];山西党校报;2014年
14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冯刚;源于实践的理论探索[N];光明日报;2009年
15 曲庆波;着眼提高官兵素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N];解放军报;2005年
16 刘建波;关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调查与思考[N];战士报;2009年
17 何纯中;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形势任务鼓与呼[N];战士报;2007年
18 五阳煤矿华阳小区支部书记 宋永斌;实·情·情: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N];长治日报;2007年
19 许木泉;广东总队党委谋求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最大化[N];人民武警;2006年
20 刘友忠;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N];安徽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