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设计与环境效应的研究
【摘要】:
近年来,新型式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很快。生物质能的固化、气化、发电、液化等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可观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认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生物质能利用重点在农村地区,利用方式以气化、发电为主。
本文对工程实例——吉林省龙井市合成利村生物质热电联供示范点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组成、工艺参数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设计。通过设汁阐明了目前适合吉林省广大农村特点的生物质气化供气、气化—发电等技术的可行性:并对利用生物质资源取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了预测。同时指出,吉林省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的方法是:与生态省建设相结合,在生态省建设纲要的指导下,依据吉林省生态经济区的不同特点进行。对纲要中划分的4个生态区内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规划和预测。
通过运用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当地地形地貌的特点对可获得生物质资源总量进行分析、测算;对示范点附近居民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定量分析了利用生物质资源后当地烟尘总最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削减程度以及使用生物质能对当地居民能源利用结构的改变和产生的环境效应。
本文通过分析我省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认定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的燃烧是造成吉林省城市、农村大气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因素。改变传统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方式,改善现有的能源利用结构可以减少烟尘、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同时论文还通过对我国生物质资源结构现状的分析,阐明了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对我国农村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具有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