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进闯,潘开文,李富华;分子水平和土壤系统化感作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2004年06期 |
2 |
邵华,彭少麟,张弛,向言词,南蓬;化感作用研究中渗透势对生物测定结果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年03期 |
3 |
周志红,骆世明,牟子平;番茄(Lycopersicon)的化感作用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7年04期 |
4 |
余柳青,陆永良,周勇军,郭龙彪,钱前;相同遗传背景不同植株形态水稻等基因系与杂草的竞争及化感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4期 |
5 |
李霞;;萜类化合物对植物的化感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6 |
胡飞,孔垂华;胜红蓟化感作用研究Ⅵ.气象条件对胜红蓟化感作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01期 |
7 |
曾任森,骆世明,石木标;营养和环境条件对日本曲霉化感作用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8 |
冀晓青;韩笑天;白洁;郑立;俞志明;;微藻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在赤潮演替中的作用[J];海洋科学;2011年02期 |
9 |
马茂华,于凤兰,孔令韶;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的化感作用研究[J];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
10 |
何华勤,林文雄,董章杭,郭玉春,沈荔花,梁义元,陈芳育,梁康迳;水稻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遗传生态学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2期 |
11 |
朱晓红,王朋,梁文举,姜勇,臧树良;苜蓿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年03期 |
12 |
徐正浩,何勇,诸常青,俞谷松;化感作用水稻对无芒稗及相关田间杂草的抑制作用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4期 |
13 |
杨期和;叶万辉;廖富林;尹小娟;;植物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5年12期 |
14 |
李霞;;酚类化合物对植物的化感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15 |
杨斌;董俊德;吴军;张偲;王友绍;王汉奎;龙丽娟;;浮游植物的化感作用[J];生态学报;2007年04期 |
16 |
张学文;刘亦学;刘万学;万方浩;张惟;杨秀荣;;植物化感物质及其释放途径[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7期 |
17 |
王倩;孙会军;孙令强;;化感物质及作用机理[J];中国蔬菜;2005年S1期 |
18 |
崔磊;赵秀海;张春雨;;化感作用研究动态及展望[J];浙江林业科技;2006年01期 |
19 |
巩相景;吕福堂;;化感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06年S1期 |
20 |
林娟;殷全玉;杨丙钊;杨铁钊;杨志晓;;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