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粤”金融一体化理论与模式研究
【摘要】:
金融一体化等区域性金融问题虽然广受关注,但理论研究却停滞不前。现有的文献大多流于概念的辨析、事实的描述和模式的设想,而缺乏有关其理论基础、形成机制、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的研究成果,因而至今仍未形成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
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有赖于研究视角的创新。而囿于传统金融理论的研究模式,仅仅把“区域”作为抽象的空间前提,忽视区域性金融运行规律的探究,是现有文献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若想彻底实现“区域”与“金融”的耦合,则必须将金融置于地理世界,借鉴经济地理学的思维方法及研究模式,以金融的地域性和运动性为逻辑起点,以金融的地域运动形式及地域组织形式为核心内容,构建金融地域运动理论体系。
本文中心内容由五部分构成,前两部分为理论研究,后三部分以“港粤”为切入点进行实证研究。
第一部分,进行金融地域运动理论的一般概述。首先明确了提出及探索“金融地域运动”理论的原由——是对金融一体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必然要求,旨为正确解释和解决区域性金融问题寻找理论根基。其次对金融地域运动思想的形成轨迹进行阐述,认为其思想之源始于区域意识的建立,通过对金融资源理论、区域金融理论、经济地域运动理论、金融地理理论的全面透析,坚定了遵循“金融运动与地域空间关系”的基本思维路径。再次,界定了金融地域运动的内涵。最后,确定金融效率是金融地域运动的本源驱动力,并且认为金融帕雷托效率机制根据金融资源的层次要求,选择不同形式的载体加以具体引导,因此,金融地域运动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
第二部分,尝试发现和总结归纳金融地域运动的客观规律。伴随金融地域运动的持续进程,出现金融产业、金融等别城市、金融地域系统等彼此关联、相互依存的地域结果。其中,金融产业是金融地域运动的物质载体,金融等别城市是金融地域运动的空间结节点,金融地域系统是金融地域运动的地域实现与组织形式。金融产业的非均衡成长规律、金融等别城
市的空间运动规律、金融地域系统的金融一体化规律分别从不同角度诊释
和演绎了金融地域运动规律,是总规律的具体表达。在此基础上,进行金
融一体化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第三部分,结合香港与广东金融产业的区情,给予“港粤”金融地域
以明确的空间定位,指出“港粤”金融地域是香港次高级金融地域系统中
一个重要、独立、完整的单元。继而分析“港粤”金融地域单元所具有的
特征,主要包括内部关联的悠久性、基本雏形的紧密性、基础设施的一体
性等。强调“港粤”金融地域单元不仅属于金融一体化规律一个独立的作
用空间,并且由于同时具备了“金融核心的离心扩散冲动”、“金融腹地接
受辐射的欲望”以及“金融产业空间梯度”金融一体化的生成三要素,满
足了金融一体化的驱动条件,因此,“港粤”金融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
第四部分,先是根据中心城市的金融产业成长阶段与城市金融职能特
征两项指标,把“港粤”的中心城市群体划分为三种金融级别类型。进而
着重指出“港粤”金融等别城市体系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单轴主导性和
空间稳固性。以此为前提,梳理出“港粤”金融一体化的空间运动模式,
即香港核心的有秩序金融空间扩散、广东腹地的多维度金融成长路经和时
序。
第五部分,重点阐述了“港粤”金融地域单元的区情条件孕育出的“港
粤”金融一体化特有的运行模式。“港粤”金融一体化是金融区域一体化
实现模式的典型实例,是金融一体化在具体地域空间的真实映照,“港粤”
的区情决定了“港粤”金融一体化运行模式具有“金融体制的摩擦性”、
“运行要素的系统性”以及“‘合作’形式的次优性”。其中,金融合作作
为金融一体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也是金融一体化的次优模式,在“港
粤”既有条件下,采取金融合作的形式成为“港一粤”金融一体化的现实选
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