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
【摘要】:
本文以现代美学原理,尤其是审美哲学和技术美学的思想为理论依据,在美学与教育学相统一的视野上对学校教育活动展开思考。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简要分析了教育美学的研究对象,提出了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及研究的主要意义。
第二部分:对学校教育的美学推论。该部分从分析审美活动对于完整人格的建构作用以及审美化正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原则入手,指出美学思想带给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启迪就在于:学校教育应把通过丰富多样的美的陶冶,给人的心灵及其外在表现以本质的定性作为培养人的根本要义。为此,学校教育就需要以一种审美精神加以全方位的“美化”,即:通过认识和遵循“美的规律”,确立起具有不同层次的审美性的教育行为和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审美追求,使学校教育活动在求真和向善的基础上达到审美的境界,使审美化成为一种广义的学校教育形式,在学校教育中建构新的人文——审美精神。本部分还具体描述了审美化教育的构成形式以及学校审美场的存在,初步揭示了教育美的本质及其基本特性,对学校教育中的种种反审美现象进行了批判性反思。
第三部分:美学视野中学校教育的基本准则。该部分提出在学校教育中,只有确立起以美启真与以美扬善以及两者的统一这一基本准则,教育审美的育人价值才会不断地显示出来。文章论述了以美启真与以美扬善的哲学认识论基础以及学校教育中以美启真与以美扬善的基本内涵和具体内容,重点阐明了学习美感的形成是以美启真和以美扬善的内在心理条件、情感教育是以美启真与以美扬善实现的中介、艺术教育为以美启真和以美扬善奠定丰富的美感基础、美的教育形式是实现以美启真和以美扬善
的重要辅助条件等多方面的实施策略。其中,还对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艺术教育的本质、科学美的教育意义以及爱情教育等学校教育中的诸多难
点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第四部分:审美化教育过程的基本特征。该部分把审美化的教育过程
界定为是指教育者遵循美的法则为人的个性、完整性、历史性而努力,致
力于人性的生成、扩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致力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心
灵的丰富多样性。其具体内涵包括:(l)尽显人的本质特征的自由品格;
(2)展示人的生命活力的创造性:(3)建立在交往与对话基础上的教与
学的和谐;(4)融知情意为一体的生动体验。文章提出要在学校教育过程
中注入游戏精神,以教和学的创造性来奠定审美化教育过程的基石,并把
对话设定为教育过程中美的交往的核心,强调教育过程中的学习可以成为
一种具有审美性的体验和以信息技术的应用来丰富教育过程的审美内涵,
第五部分: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的审美化建设是当
代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层面,它具有覆盖和跨越其他诸文化要素的
性质,是凝聚一般文化内涵的审美层面。该部分旨在以文化学、美学和教
育学为理论基础,从审美启迪出发,运用物质和精神的力量来建构学校教
育中的人文精神,通过建立和谐的学校组织结构与广泛寻求学校管理形式
中的美的因素,促进学校教育在本质上的优化,为广大师生身心的平衡和
解放创造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文章具体探讨了学校形象设计的审美性
原则以及学校物质景观与精神景观的审美设计,并从技术美学的层面具体
分析了实现教学环境审美化与形成美的教师形象的多方面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