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中世界文化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问题

田军  
【摘要】: 道德教育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课题。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问题人们早已注意,但文化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问题人们则很少问津。研究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在于目前中国在道德教育研究方面重宏观探讨而轻微观探讨,重理论研究而轻实践操作。如不切实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之路,我们就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之地。本研究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专门对文化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文化史教学如何为道德教育服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历史教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从历史教学的目的看,历史教学与道德教育是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也就是历史教学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而且是一种经常的手段,道德教育是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而且是首要的目的;从历史教学的内容看,历史教学与道德教育是一种载体关系,也就是历史教学的内容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载体之一;从历史教学的过程看,历史教学与道德教育是一种途径关系,也就是课堂教学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从历史教学的评价方面看,历史教学与道德教育是一种依据关系,也就是只有通过历史教学的评价才能判断我们是进行了道德教育。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历史教学在各方面都与道德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历史教师只有认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二、文化史教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文化史教学与道德教育在总体上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文化史教学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考虑,文化史教学在道德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要从民族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去认识文化史教学的重要性;从文化史中含有许多道德教育的素材考虑。文化史中不但含有许多显性的道德教育素材,而且含有许多隐性的道德教育素材;从文化史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考虑。文化史在道德教育方面与其它史相比较,不但有与其它史相似的作用,而且还 有许多作用是其它史无法比拟的。 三、如何实现文化史教学为道德教育服务。要想真正实现文化史 教学为道德教育服务,应该把文化史教学为道德教育服务作为一个系 统来考虑。在这个系统中要从文化史教学的目的、内容、规律、原则、 方法、组织、过程和评价等方面构建,从而建立起一个整体的文化史教 学为道德教育服务系统。这一系统再与高考改革相配套,才能真正实现 文化史教学为道德教育服务。 总之,不管是历史教学,还是历史教学中的文化史教学都与道德教 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只有从各方面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史 教学为道德教育服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梅萍;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与人的全面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陆红霞,杨峰;当代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出路[J];教育探索;2005年07期
3 陈尚钦;从认知到行动——读袁振国《当代教育学》道德之篇章有感[J];江西教育;2005年18期
4 王春艳;王广涛;;浅谈艺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双语学习;2007年03期
5 李保明;;生命关怀:品德课堂的应然追求[J];小学德育;2008年01期
6 陈力;;“论共产主义教育”读后[J];天津教育;1950年01期
7 聞起;劳动教育讲话——五,怎样进行劳动教育(上)[J];江苏教育;1954年24期
8 徐孝先;;道德教育的审美渗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9 白荣欣,刘保宏;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历史考察及关系探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02期
10 仇龙河;道德教育要弘扬传统美德体现时代精神[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11 李太平;可持续发展与道德教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12 晏环;当前高校道德教育中几个脱节现象的分析[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13 杨玉宝;论传统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4 崔景贵;分化·冲突·整合——析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关系[J];教育导刊;2001年23期
15 张铁勇;试论当代德育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J];甘肃理论学刊;2002年01期
16 罗箭华,黄孟珍;道德教育应以“中间层次”人群作为切入点[J];理论观察;2002年04期
17 陆勤毅;把学校建成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J];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18 严正辉;当代外国道德教育改革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7期
19 曹小峰,任振宇;加强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0 蒋洁霞;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弊与治[J];探求;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云明;;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五大误区[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赵玉桂;;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应多采用榜样示范法[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3 崔梅;;儒家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廖永德;;“三结合”条件下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刘翠英;;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心理与道德教育影响浅析[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许荣;;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徐晓清;;道德教育一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再度引起重视的问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闻素霞;乔亲才;;耻感对道德自我发展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葛振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辩证思考[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洪燕;;论羞耻感产生的心理结构及其对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董海霞;文化视域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严从根;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彦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鹏;诗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建国;教化与超越:中国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嬗变[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军;高中世界文化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邵广侠;回归生活:道德教育的复兴之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蒋恩世;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兰小凯;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5 韩月秋;论儒家文化中的道德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易丹妮;生活德育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萍;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洪高;关怀学派道德教育思想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玉玲;雅克·马里坦的道德教育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京利;加强道德教育 促进新农村建设[N];联合日报;2006年
2 何向东;13名少女被摧残 引发道德教育困惑[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于正江张晓义;要坚持不懈开展道德教育[N];承德日报;2007年
4 何树彬;在对话与沟通中成长[N];文汇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王有佳;“五德教育”聚人心[N];人民日报;2006年
6 张瑞;让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并行[N];人民日报;2010年
7 刘宇男;盐亭瓜农受损事件水落石出[N];四川日报;2005年
8 王立斌;优秀儿童文艺作品对道德教育的作用[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张登贤;成年人是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N];西安日报;2006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李满意;在审美中进行道德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