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小学教师课堂管理方式、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邵海艳  
【摘要】:本研究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对教师课堂管理方式的基本类型(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考察这些基本类型对教学效能感和职业倦怠的影响,提出假设模型。使用Amos4.0统计软件分析这个模型,说明教师课堂管理方式影响职业倦怠的途径和程度。本研究的结果发现: (1)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并不严重、教学效能感水平较高,在课堂管理中则极为普遍的采用民主型方式。 (2)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放任型、专制型能够显著影响教学效能感,放任型、民主型能够显著影响职业倦怠。 (3)在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影响职业倦怠的模型中,专制型与民主型影响职业倦怠不显著,放任型显著影响职业倦怠。 (4)教学效能感是放任型影响职业倦怠的关键变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曾广梭;;巧妙寄情,走出职业倦怠的泥潭[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2期
2 刘永兴;张敏;;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Z1期
3 王莉;王俊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社会支持的关系[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丁玲;赵佩瑾;张杰;吴芳;;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研究综述[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王真;;浅谈教师的职业倦怠以及应对策略[J];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6 杜娟;刘喜香;;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年03期
7 曾兰;黄红兰;;浅谈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J];广西教育;2011年16期
8 覃兵;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审视与思考[J];职教通讯;2005年09期
9 王楠;应对职业倦怠,教师您准备好了吗[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2期
10 李立群;;论教师的职业倦怠[J];晋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1 蔡融;;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2期
12 叶绍灿;;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消解策略探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3 龙佳韵;;从中学教师角度看教师职业倦怠[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0期
14 张焕荣;;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22期
15 马传军;;教师职业倦怠国内十年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16 魏梅霜;;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4期
17 王成义;教师职业倦怠理论模型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11期
18 朱贵明;;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9 庄国萍;;高校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9期
20 任亚洲;;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唐山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守珍;朱明军;;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孟丽丽;司继伟;王冬梅;;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新青;余文斌;;青岛市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杨桂菊;陈艾华;;医护群体社会支持系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董君;;克服职业倦怠 实现生命主体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6 李冰;卢家楣;;上海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蒋慧琳;许家丽;黄海燕;顾超琼;;广西护理骨干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A];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8 殷小川;薛祖梅;;竞技运动教练员职业倦怠量表的结构效度检验[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王树珍;赵琦;李曙光;;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护士条列》解析培训会、中华护理学会2008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论坛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魏心;战伟根;于焕芝;;论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解决途径[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明寮;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主管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暨因应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常亚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芳;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5年
2 高岚;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家平;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崔杨;北京市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关系的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黄敏姣;中学青年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江霞;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成效的关系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荩桢;武汉市中小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8 朱燕;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冬梅;中小学教师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对工作满意度及三者对职业倦怠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邵雅利;新手—熟手—专家教师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梅县教研室 冯汉青;远离职业倦怠 成就职业梦想[N];黄冈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张雯婧;教师:我们也得减减负![N];天津日报;2009年
3 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实验初级中学 沈寿鸿;重燃教师的教育激情[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声宏;职业倦怠症成了都市“流行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范占英;《职业倦怠自治手册》讨论员工心理调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6 高青县实验小学副校长 曹德霞;和谐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主讲人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教授 朱永新 本报记者 任松筠 整理;把教师生涯锻铸成隽永的传奇[N];新华日报;2009年
8 周淑君;瑞士的现代病:职业倦怠症[N];中国社会报;2005年
9 金永红;医生,最易出现职业倦怠[N];健康报;2006年
10 西丰县教师学校 贺百健 西丰县第一中学 王晓燕;如何有效应对教师的职业倦怠[N];铁岭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