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新世纪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战略探讨

王琳琳  
【摘要】:经过八十多年的奋斗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伴随着党的地位和任务的变化,吸取以往党执政的经验、教训,吸取国外各政党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适应形势的发展,实现执政党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新世纪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是深入认识和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真理与价值相统一,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关于政党的一般学说,从多学科交叉整合的视角以历史的、辩证的分析方法,对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创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进而加深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等相关问题的认识程度,推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增强人们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一致性的认识。 本文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围绕历史发展的主线,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历史与现状,主要涉及革命战争时期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孕育、计划经济条件下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形成、改革开放——十三届四中全会前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改革、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改进与完善四个历史阶段。第二部分,集中地论述了新世纪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原因。主要从党的执政本质、宗旨、职能与执政有效性的支持、执政合法性基础、党自身建设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外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六个方面对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改进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 WP=5 是本文写作的重点,提出了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具体思路。主要涉及更新观念、强化执政意识,正确处理党同人大、行政机关、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权力结构体系与相应的权力约束机制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四个方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天英;;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的综述[J];社会科学评论;2003年01期
2 杨绍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发展历程和科学总结[J];今日浙江;2011年12期
3 李玉华;;转变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科学化水平[J];清江论坛;2011年02期
4 陈慧林;姜红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时代创新[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年07期
5 徐金娥;;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转变的历史考察[J];才智;2011年22期
6 俞晓敏;张桔;钟晟;王深;蒋彬;;依法执政:我党对执政方式法治化的探索[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7 陈扬;;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转变党的领导方式[J];领导之友;2011年08期
8 周敏凯;;党的领导制度的改革历程与深化改革的路径思考[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钦建军;井建斌;;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的历史教训及其启示[J];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04期
10 韩文君;;论抗日战争前陈云的“领导方式”思想[J];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10期
11 周羽娜;;现代大学体制下党政领导地位的新思考[J];职业时空;2011年08期
12 罗振建;;实现党的执政方式创新发展[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3 王娟;;改革完善党委领导方式和决策运行机制[J];理论经纬;2010年00期
14 朱晓东;;论依法执政的实现途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15 钱容德;;论建党90年来我党领导方式的几大转变[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16 张万鹏;刘亚东;;试论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对领导方式科学化的意义[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年04期
17 钱容德;;论建党九十年来我党领导方式的几大转变[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7期
18 吉敏丽;;论中国共产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9 林庭芳;;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经验与发展创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0 邓放;;社会管理创新:定位、理念、根本点[J];大连干部学刊;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春耀;;坚持依法执政 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上册)[C];2011年
2 于桂英;王继元;;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的变革[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3 陈家超;;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A];湖北省社会科学界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刘相;朱健;;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素艳;;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艳琼;;邓小平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思想[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7 刘相;朱健;;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8 姜武堂;;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的必然性[A];江苏省政治学会2002年“全球化与政治文明”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忆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几点思考[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10 朱智宾;;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探索[A];改革创新铸辉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牛余庆;政党政治视角下中国党政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常超;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歆;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D];南开大学;2009年
5 刘永艳;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宋林霖;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刘新力;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王传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领导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胡翔;论依法治国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金红;论执政党的组织结构对党政关系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瑞英;论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志丹;创新城市社区党建与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吴春元;论和谐党政关系的构建[D];江南大学;2008年
4 宋红彦;党执政方式变革及其法律化探析[D];郑州大学;2004年
5 常静;新时期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闫东;江泽民执政方式思想的历史考察[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延伍;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制度化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8 魏娟玲;中国共产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的比较[D];山西大学;2008年
9 王玉柳;论依法执政[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黄其松;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创新[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活;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保障[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2 秦德君;慎提“转变执政方式”[N];发展导报;2002年
3 王文波;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N];长春日报;2005年
4 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课题组;按照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N];陕西日报;2006年
5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谢玉安;转变:领导方式面临的新课题[N];商丘日报;2011年
6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童之伟;依法执政 领导方式走向法治化[N];法制日报;2011年
7 潘培民 南陵中学;坚持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N];芜湖日报;2011年
8 卢先福;党的执政方式研究的新视角、新思路[N];光明日报;2009年
9 虞云耀;以新的视角深入研究党的执政方式[N];人民日报;2009年
10 王彦坤 李鉴修;继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N];河北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