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长沙黄兴国家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研究
【摘要】:本论文以长沙黄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对象,对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进行了较系统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论文第一、第二两章的主要内容是较全面地介绍了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基本理论框架、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国内、外在这个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分析了我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作者本人提出的一些对策建议。作者认为,我国关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态势好,速度较快,但整体上还是属于积极探索的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论文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可持续发展理论、工业生态学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系统工程理论以及景观生态学理论等是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与建设的理论基础。其中,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理论是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核心理论。论文第三章以这些理论为指导,对我国长沙黄兴生态工业园区的自然环境、区位优势、产业结构以及构筑生态产业链的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黄兴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规划了园区的功能分区和产业的空间布局,以及园区产业选择的原则和发展目标。本章还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对园区建设可能产生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做了初步分析与定性评价,特别针对该园区的产业结构特点,结合与传统工业和单一项目的比较,较详细的论述了高新技术污染的特点、危害以及可采取的对策。
第四章论述园区生态工业系统的设计方法,这是本研究项目的关键,也是本论文的重点。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与建设的关键技术在于通过生态工业系统的集成方法,建立起能量得到梯次利用、资源可多级再利用的完善、高效、稳定和可持续的工业生态链,形成工业群落。本章首先结合生态学的理论,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设计原则的生态内涵,首次提出了应遵循“工业横向共生、要素纵向耦合”的原则与方法来规划设计园区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从工业生态功能的角度,对园区企业予以分类,进行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集成;根据园区企业以及规划的“虚拟”园区企业设计了电子、新材料、生物制品和环境保护产业类的 12 条能实现资源多级利用的工业生态链;为发挥园区带动与辐射功能,还探索了基于县域经济的生态产业群。目前,我国关于工业生态园区的研究还多见于单一骨干企业为主的产业链延伸形式,高新技术型的多产业共存、园区内外耦合,构建众多生态产业链的研究还不多。本章从产品、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次和不同空间尺度探索了生态工业园区系统生态工业体系的集成,这对今后的此类工作具有借鉴价值。
第五章重点阐述的是应用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结合生态工业园区的自然生态特点,制定了园区景观生态规划,通过种群源和次种群源保护设计、廊道和节点设计以及园区绿化等,构建了园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了与自然景观协调一致的园区结构和组织功能,以实现园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这在国内已开展的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
|
|
|
|
1 |
毛玉如;孙启宏;沈鹏;乔琦;段宁;;生态工业园区的典型链网结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2期 |
2 |
文娱;钟书华;;欧盟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特点及发展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7期 |
3 |
郭翔;钟书华;;基于生物种理论的生态工业园区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8期 |
4 |
马晓溪;;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综述[J];科技信息;2009年31期 |
5 |
雷明;钟书华;;国外生态工业园区评价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2010年02期 |
6 |
钟书华;生态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经济布局的新探索[J];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01期 |
7 |
马俊杰,程金香,张志杰,王伯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的耦合问题及其实施途径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S1期 |
8 |
龚晓宁,钟书华;生态工业园区的内部结构[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9期 |
9 |
龚慧;厉成梅;;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5年03期 |
10 |
熊文强;张洁;刘启承;;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
11 |
邱德胜,钟书华;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研究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2期 |
12 |
文娱;钟书华;;美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1期 |
13 |
应燕飞;刘健;张雍;;浙江省生态工业园区企业孵化器建设探索[J];今日科技;2007年03期 |
14 |
金永红;吴江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1期 |
15 |
金永红;慈向阳;;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链网结构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9期 |
16 |
雷明;钟书华;;生态工业园区评价研究述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6期 |
17 |
杨咏;生态工业园区述评[J];经济地理;2000年04期 |
18 |
李有润,沈静珠,胡山鹰,陈定江;生态工业及生态工业园区的研究与进展[J];化工学报;2001年03期 |
19 |
叶子青,钟书华;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宏观构想[J];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04期 |
20 |
袁增伟,毕军,王习元,张炳,黄娟;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理论及调控机制[J];生态学报;2004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