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在O/W、W/O型微乳液体系中导电聚吡咯纳米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韩明娟  
【摘要】:聚吡咯作为一类重要的导电聚合物,最大的优点是环境稳定性好、电导率高、合成简易,特别是可逆的掺杂/去掺杂掺杂机制,使其在开发电池,电子和光学器件,传感器,电致变色显示器,防腐材料等多功能材料和器件方面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因而成为导电高分子中最有应用前景的聚合物之一。但聚吡咯由于其链的强刚性和链间强的相互作用使它非常难溶,难熔且难于加工,这一缺点极大地限制了聚吡咯的应用。为改善聚吡咯的溶解性和可加工性,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W/O、O/W 型微乳液体系制备聚吡咯纳米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论文选用 DBSA/异辛烷/水反相微乳液体系合成出 DBSA 掺杂的吡咯低聚物纳米材料,并对其可能的反应机理提出推测和解释。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氧化剂/吡咯三者之间的比例等因素对产品表观收率以及电导率的影响,摸索出了此方法合成聚吡咯纳米材料的最佳合成条件。并以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差热分析、透射电镜、元素分析、分子量的测定等多种表征手段对产物进行了初步的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吡咯低聚体为四聚体和六聚体,且溶于CHCl3 和 DMF 等一般的有机溶剂,电导率为 8S/cm,使用温度上限为 280oC。 用反相微乳液合成的掺杂态的吡咯低聚物作工作电极,锂作对电极来组装锂离子实验电池,考察首次充放电容量及其循环性能。 在固定了反应时间、氧化剂(APS)与吡咯(Py)单体的比例、表面活性剂(DBSA)与吡咯单体的比例等因素的条件下,考查了不同氧化剂对产物的电导率,热稳定性及其形貌的影响。 本文还选用了 DBSA/ alcohol /水、DBSA/水、CTAB/水,CTAB/水(KBr)四种 O/W型微乳液体系进行聚吡咯纳米材料的合成、形貌的探索以及电导率的测定。TEM 结果表明: 在 DBSA/ alcohol/水、DBSA/水两种 O/W 型微乳液体系中容易得到球形聚吡咯纳米粒子。在 CTAB/水、CTAB/水(KBr)两种 O/W 型微乳液反应体系中,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容易得到聚吡咯纳米线或纳米纤维,但是 KBr 的浓度影响着聚吡咯纳米材料的形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傅玉洁,苏忠民,仇永清,谢德民,王荣顺;甲基取代对聚吡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5年01期
2 陈雨萍;磺化聚苯乙烯/聚吡咯复合膜[J];高分子学报;1996年01期
3 康彩艳,蒋勉,张春光,周性尧;掺磷钼杂多酸聚吡咯修饰铂微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J];分析科学学报;1997年02期
4 邓建国,贺传兰,龙新平,彭宇行,李蓓,陈兴滋;纳米Fe_3O_4-聚吡咯的相互作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4期
5 胡学清,陆云;环糊精包合物存在下聚吡咯微管的合成及表征[J];化学通报;2004年11期
6 任丽,成国祥,朱嫦娥,王立新;锂二次电池聚吡咯基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5年02期
7 张公正;四十宫龙德;;聚合物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及性能[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6年03期
8 莫尊理;左丹丹;陈红;孙银霞;张平;;纳米石墨薄片/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导电性能[J];无机化学学报;2007年02期
9 姜荆;;聚吡咯膜电极的静止电位[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10 程发良,周小勇,莫金垣,戴晓云;聚吡咯修饰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J];食品科学;2000年03期
11 任丽,王立新;APS对PPy/SiO_2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研究[J];功能材料;2004年01期
12 姜中兴,叶景泉,石闯;聚吡咯有机/无机插层材料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4期
13 田斌,胡明,阎实,张之圣;绝缘基底上两步法聚合导电聚吡咯膜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2期
14 肖迎红,车剑飞,王静,孙晓亮,汪信;杂环导电聚合物聚吡咯对神经修补元件的表面改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3期
15 李刚;廖霞;孙兴华;余坚;何嘉松;;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环境中导电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4期
16 冯宜绥;朱冬梅;王艳;杨超;;金属防腐用片状导电聚吡咯粉的制备与表征[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0年08期
17 耿丽娜;;聚吡咯的制备、表征及气敏性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18 吴林友;刘尚长;王铁杰;于保强;高扬;;新型的过渡金属聚吡咯配合物的合成与催化作用性能的研究 Ⅲ——二氯η-二聚吡咯合铂配合物[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19 苏锋,高扬,刘尚长,吴林友,于保强;H_2在二氯η-二聚吡咯合铂配合物上的吸附行为[J];分子催化;1991年01期
20 莫蔚明,李舒婷,康彩艳;掺磷钼杂多酸聚吡咯修饰铂微电极催化氧化测定多巴胺[J];广西科学;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珺;刘晓轩;熊兆贤;;聚吡咯在铝电解电容器中应用[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2 宋根萍;郭荣;;微乳液中聚吡咯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葛晓艳;宋根萍;郭荣;;以MnO_2为反应性模板制备聚吡咯空心管[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边丽娜;肖长发;肖双印;金欣;;聚吡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工艺对其与树脂的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A];雪莲杯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阳;褚莹;杨丽琨;;以醇辅助的胶束法调整聚吡咯的分子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陈旭;黄瑜;李亮;;聚吡咯纳米回形针的合成与性能[A];第九届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国希;蒋金武;高桂红;陈范才;黄桂芳;;聚吡咯和聚苯胺的共沉积及其防腐蚀性能研究[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8 张弢;曾潮流;吴维;;聚吡咯涂层对1Cr18Ni9Ti不锈钢在盐酸水溶液中腐蚀性能的影响[A];2004年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葛晓艳;宋根萍;郭荣;;自身模板法合成聚吡咯空心球[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任丽;朱嫦娥;王立新;;聚吡咯及其复合材料导电稳定性的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思奇;聚吡咯改性活性炭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的硫酸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2 高琦;聚吡咯及其复合物红外辐射及微波反射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 莫笑萍;聚吡咯、硫化镉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谢玄;多组分微纳米复合核壳结构磁性功能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洪利杰;聚吡咯及其纳米复合敏感材料的制备及气湿敏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张玉洁;聚吡咯复合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在电容法脱盐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田昀;聚吡咯纳米线修饰电极的电催化研究—亚硝酸根离子的电催化还原[D];天津大学;2004年
8 张秀玲;聚吡咯纳米线修饰电极的电催化研究—硝酸根离子的电催化还原[D];天津大学;2006年
9 田颖;聚吡咯的电化学性质及对重金属还原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高敬伟;多形态聚吡咯的制备与吸波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旭;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爱华;核壳型铁磁性粒子/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3 赵金玲;聚吡咯(聚苯胺)/蒙脱土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4 赵鸿雁;新型固相微萃取探头的制备、研究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任丽;有机/无机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6 杨凯;聚吡咯-Fe仿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明娟;在O/W、W/O型微乳液体系中导电聚吡咯纳米材料的合成及表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阎实;制备工艺影响多孔基底上沉积PPy导电薄膜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马念章;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及其在糖尿病检测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张蕾;AAO模板法制备聚吡咯纳米线阵列及其敏感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平安;ICP复合包装材料新进展[N];中国包装报;2004年
2 韩平安;导电聚合物新进展与包装应用前景[N];中国包装报;2002年
3 ;机械手指“知”轻重[N];上海科技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刘腾;导电塑料谁与争锋[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5 陈丹;你有多大重量 我用多大力气[N];科技日报;2003年
6 韩仁;聚合物可有效存储氢气[N];中国石化报;2002年
7 记者 张小军;聚合物:理想储氢罐[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8 刘霞;瑞典科学家研制出海藻纤维素电池[N];科技日报;2009年
9 肖文;纤维素电池 薄如纸片[N];中国能源报;2009年
10 赵丛丛;导电高分子功能包装材料的应用[N];中国包装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