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金属氧酸盐无机—有机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摘要】:多金属氧酸盐无机-有机复合膜在光致发光、电致发光、光致变色、磁性、电性以及催化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多酸化学和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以制备多金属氧酸盐无机-有机复合膜为主要研究方向,利用层接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光敏性的“重氮树脂/悬臂式多酸衍生物”的无机-有机纳米复合薄膜{DR/SiW_(11)O_(39)Co(H_2P_2O_7)}_n 与“壳聚糖/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无机-有机纳米复合薄膜 {Chitosan/α-H_4SiW_(12)O_(40)}_n和{Chitosan/α-H_3PMo_(12)O_(40)}_n,并且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IR)、电子自旋共振(ESR)、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循环伏安(CVs)对所制备的薄膜进行了组成、结构和性能的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各种无机和有机组分均被组装到复合膜中,且保持了原来的结构和性能。自组装复合膜的增长是线性均一、层层增长的过程,复合膜表面是由粒径较为均匀的球状粒子均匀分布而成,在较大范围内光滑平坦,成膜组分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在成膜之后依然保留在复合膜中。
重氮树脂/悬臂式多金属氧酸盐多层复合膜{DR/SiW_(11)O_(39)Co(H_2P_2O_7)}_n经过光照以后层间的离子键转变为共价键,复合膜在极性溶剂DMF中蚀刻 36h以后,多层膜的结构没有被破坏,表现了良好的稳定性。壳聚糖/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薄膜{Chitosan/α-H_3PMo_(12)O_(40)}_n对大肠杆菌的生长表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而{Chitosan/α-H_4SiW_(12)O_(40)}_n没有抑菌作用。初步讨论了{Chitosan/α-H_3PMo_(12)O_(40)}_n复合膜的抑菌机理。
|
|
|
|
1 |
胡长文,王永慧,李阳光,王恩波;多金属氧酸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J];化学通报;2001年06期 |
2 |
耿爱芳,施卫平,郭伊荇;多金属氧酸盐—氧化硅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3 |
李冬怀,肖泽仪;无机-有机复合膜的研究进展[J];四川化工;2004年06期 |
4 |
陈志强,李清清;京莲饭店工程接层处理[J];铁道标准设计;1996年Z1期 |
5 |
高爽;关于原有房屋建筑接层的思考[J];黑河科技;2003年04期 |
6 |
付丽文;建筑物接层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7 |
石薇;;稀土杂多配合物的合成方法[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
8 |
王静;蔡星伟;彭银仙;;固相法制备新型吖啶橙-磷钼酸电荷转移配合物[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9 |
陈宝旺;陈维林;李阳光;刘文丽;王诗铭;王恩波;;包含5个Mn离子的夹心型锑钨酸盐的合成,表征及结构分析[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0年03期 |
10 |
吴翠明,徐铜文,杨伟华,徐铜文;无机-有机复合膜的制备技术进展[J];无机材料学报;2002年04期 |
11 |
马慧媛;张巍;董陶;王福平;彭军;王晓丹;;多金属氧酸盐膜材料的研究[J];化学进展;2006年Z1期 |
12 |
靳素荣;张联盟;柳士忠;赵卫锋;胡宁海;;钨磷超分子化合物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13 |
王静;蔡星伟;;室温固相法合成精氨酸-多金属氧酸盐复合物[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14 |
刘红霞;;SiW_(11)/介孔TiO_2杂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15 |
王帅帅;刘霞;冯长根;;含有5-氟尿嘧啶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及光谱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16 |
谭麟;赵建青;曾钫;刘述梅;程晓乐;;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多金属氧酸盐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
17 |
许林;孙玉峰;;多金属氧酸盐/亚甲基蓝多层膜的制备及性质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
18 |
石薇;;Well-Dawson结构的稀土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进展[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
19 |
王新龙;;基于多金属氧酸盐构筑的三维倾斜连锁网络[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0年12期 |
20 |
张晓凤;温桂秀;刘丽华;陈秋玲;黄秋锋;林深;;[(PMo_(12)O_(40)~(3-))/PAMAM-Cu~(2+)]_n多层膜的制备和电化学行为[J];材料导报;201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