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实验研究
【摘要】: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从事学业活动的动力源,动机类型与学习行为密切相关,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动机进行了大量研究。根据人类认知动机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自我决定理论对学习动机的解释,我们认为外在学习动机内化是指个体在学习中通过对事物的重要性的认识和较高的自我决定感,将学业要求转化为个体的认同经验与自我调节的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本研究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自我决定论根据动机内化程度将外在动机划分为四种水平,分别以四种调节方式即外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与整合调节来表示。并且这些不同的类型能对人们的思想、感觉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内摄调节是在个人的行为和倾向性之间存在冲突或紧张导致的内化过程;而整合调节是个人的行为和倾向性之间协调一致的内化过程。自我决定论对动机内化模型的研究认为,个体把外部描述的规则转化为内部认可越充分,那么所期望的调节中个人的动机和行为就会出现越多的自我决定。只有当社会情境满足了儿童的三类基本心理需要即胜任需要、自主需要与归属需要,学生才会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活动,并且动机内化的程度是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的函数。动机的内化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从外部调节到认同性调节,动机的内化程度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父母、教师、和同伴等重要他人的深刻影响。
研究分为四个部分:根据实践背景和理论背景,我们得知研究动机内化的重要性。本研究通过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拟对动机内化的发生条件、心理机制、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四个方面进行研究。采用2(合理的、不合理的)×2(承认、不承认)×2(低控制、高控制)多因素设计实验法,用相同的学习材料控制指导语的方式,验证有意义的合理理由、承认感受、自我决定感是支持自我决定促进动机内化的三个重要发生条件;采用控制组、外部调节组、内摄调节组、认同调节组四种不同的努力理由作为外部相倚实验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动机内化的心理机制---自主支持条件下有意义的努力理由促进认同经验(重要性和高自我决定感),认同经验促进努力。采用问卷法对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发展特点和外部影响因素进行考查,力求系统地开展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理论和实践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有意义的合理理由、对冲突感的承认和选择感是三个关键的支持自我决定促进内化的发生条件;支持自我决定条件下内化的数量受促进因素的影响。由三个或两个促进因素支持自我决定的情况比与由一个或零促进因素不支持自我决定的情况相比,内化的发生数量更多。整合内化与支持自我决定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