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野生香根草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摘要】:以粤西天然香根草为材料,利用Li6400光合仪分别对不同月份香根草植株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日动态和不同CO_2浓度下光合有效辐射倍增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测定,研究了香根草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春、夏季香根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与秋季香根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不同,午间气温升高,湿度下降,羧化效率下降应该是香根草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香根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受多个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各个环境因子间相互制约,同一环境因子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其中光合有效辐射是香根草光合作用影响最为强烈的因子,与香根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光合生理特性中叶片的气孔导度受环境因子的限制程度最小,在不良环境时,香根草叶片的气孔导度变化不大,开张度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为目的;在良好环境时,气孔导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以提高净光合速率,加快生长。雨季是香根草的快速生长时期。
香根草叶片各光合生理因子与光合有效辐射递增均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各光合生理因子在CO_2浓度倍增情况下没有显著差异。在实验条件下香根草的光补偿点在50μmol·m~(-2)·s~(-1)左右,光饱和点2600μmol·m~(-2)·s~(-1),是典型的阳生植物。香根草气孔导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蒸腾速率的变化模式,而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决定蒸腾速率的大小。香根草的水分利用能力随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的升高而下降。
|
|
|
|
1 |
夏汉平,敖惠修;海南野生香根草资源调查报告[J];热带农业科学;2001年02期 |
2 |
;香根草在红壤丘陵的适应性及其保土培肥效益[J];江西水利科技;1994年01期 |
3 |
徐礼煜;;第五届国际香根草大会将在印度召开[J];生态学杂志;2010年12期 |
4 |
张式俊;水保之星 国际香根草研究与发展奖获得者——张菁[J];福建水土保持;1999年01期 |
5 |
夏汉平,敖惠修,刘世忠;香根草生态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物技术[J];生态学杂志;1998年06期 |
6 |
马镇荣,刘卫,王昌虎,夏汉平,凌定厚;香根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学特点与形成条件[J];生态学报;2003年07期 |
7 |
司友斌,包军杰,曹德菊,彭军,杨强;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2期 |
8 |
郑贵朝,胡事君,张善信;吴川香根草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05年02期 |
9 |
高立贞;吕耀奎;蔡力创;王磊;;香根草的栽培及其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2年03期 |
10 |
胡华宇,陈尚文;香根草在广西南宁的引种复壮栽培[J];广西科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11 |
马国华,夏汉平,羡蕴兰;香根草不同外植体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0年01期 |
12 |
;《香根草系统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出版[J];生态学杂志;2008年08期 |
13 |
陈凯;;坡地水土保持植物——香根草[J];生命世界;1993年01期 |
14 |
刘金祥,王铭铭,肖生鸿,刘家琼;干旱胁迫对香根草生长及光合生理主要特征的影响[J];四川草原;2005年03期 |
15 |
陈凯,胡国谦,饶辉茂,徐林华,吴华清;红壤坡地柑桔园栽植香根草的生态效应[J];生态学报;1994年03期 |
16 |
江梅;印度香根草栽培研究的新进展[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94年02期 |
17 |
靖元孝,陈兆平,杨丹菁;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对淹水的反应和适应初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8 |
刘信安,柳志祥;三峡库区消落带流域的生态重建技术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9 |
韩露,刘必融,潘超,张小平;香根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快速繁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20 |
黄京华,黎华寿,杨军,陈玉芬,刘迎湖,黎宁,聂呈荣;香根草挥发物化学成分的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