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
校园文化,也可称谓学校整体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并被教职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与理想目标的综合。校园文化一般以正式系统价值观念、理想目标和群体规范为主体,同时也包括对非正式系统的价值观念、理想目标和群众规范的不同理解。校园文化建设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学校文化的活动和过程,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长期任务。从构成上看,校园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它具有示范、导向与凝聚、扬弃与创造、约束与熏陶、平衡与协调等多方面的功能。同时又具有知识性、社会性、传播性、思想性、科学性、美育性的价值,对校园人文环境氛围的培育、对人才素质的提高、对建设先进文化具有促进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一部分,又受着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港台文化、网络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遵循“以文-化人”原则、继承和创新原则、合目的性原则,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校园物理环境的建设、校园社会环境的建设、合目的性文化人的建设等,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主要通过学校精神的培育来实现。学校精神是一个学校的校魂,它是指校园群体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它既是深层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日益突现,对现代文明建设,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尤其是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有其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拟就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诸多问题,作以理论和实践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