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的通榆县盐碱地分布的时空格局分析
【摘要】:据估计,全球盐碱地面积为9.5×108hm~2,占地球陆地面积的7.26%,并以每年1.0×106~1.5×106hm~2的速度在增加。土壤盐碱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既涉及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又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充分利用RS、GIS等现代技术手段来监测盐碱地动态变化,分析盐碱地分布的时空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深入了解土壤盐碱化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通榆县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数字重建,以Landsat系列卫星的三景影像(分别是MSS、TM、ETM)为基本数据源,并辅以地形图等数据,提取了包括盐碱地在内的1979年、1992年和2001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继而分析了该县22年来盐碱地分布的时空格局,文章最后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盐碱地时空分布与主要环境背景要素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耦合分析。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第一、通榆县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生长期短,雨热同期;且本文所确定的研究期较长。因此在充分考虑数据质量和可获取性的基础上,选择美国Landsat系列卫星的三景遥感影像作为基本数据源,根据前人盐碱化研究经验和各波段的波谱特征选择了相应的时相和波段来合成假彩色图像,在对其进行几何纠正的基础上,提取三期土地利用信息,作为研究的本底数据。
第二、采用多种统计指标、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景观指数、重心转移等指标和方法,从数量、结构、转换、景观格局、区域差异等多个角度分析了通榆县22年盐碱地分布的时空格局。
第三、通过三期盐碱地与相应环境背景要素数据的空间叠加分析,发现盐碱地的时空分布与这些环境背景要素的空间分布具有密切的空间耦合关系,并透射出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对盐碱地时空分布的双重影响。各环境背景要素的空间分异和有机组合,共同制约了盐碱地分布的时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