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教育资源分布式配送与调度算法研究

荆永君  
【摘要】: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化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过程。教育信息化的结果必然形成一种全新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教育资源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挖掘教育发展潜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9年,教育部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开发领导小组,起草了《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划》,随后又组织制定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从而引发了教育资源开发与研究的热潮。近几年来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资源建设的公司和研究团体,从资源的设计开发到管理应用初步形成了规范的运行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但是,教育资源建设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个“缺失—供给—平衡—缺失—供给……”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它和整个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另外,基础教育领域正由过去大纲指导下的全国统编教材,转为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多样化教材,随着各种各样教材的陆续出现,以及师生个性化解读的增多,必然会催生出众多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再加上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推行,要求及时、优质地推出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资源。因此,教育资源建设应该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长期稳定的不断更新与维护是教育资源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保障。 随着资源建设研究机构的新资源不断积累和资源用户群的日益增大,目前教育资源建设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新资源不能及时更新到资源用户端而资源用户又迫切的需求新资源。如何实现有效的资源配送已成为当前教育资源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制约教育资源建设和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针对现存资源配送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教育资源分布式配送系统(Education Resources Distributed Delivery System, ERDDS),系统采用了基于调度服务器的分布式结构,每个分布式配送中心都可以在调度服务器的支配下独立向资源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配送服务。在系统中采用了个性化服务机制,一方面根据资源用户基本信息采用基于规则的推荐技术,有效的实现了信息化平台新用户的个性化初始资源选择;另一方面根据用户兴趣信息采用基于内容和协作的混合推荐技术,有效的实现了信息化平台老用户的个性化更新资源选择。在资源的个性化配送过程中,提出了基于背景和时态的向量空间模型(Background and Tense Vector Space Model, BTVSM)的用户兴趣表示方法,以及基于背景和认知水平的向量空间模型(Background and Cognitive Level Vector Space Model, BCLVSM)的资源描述表示方法。系统采用了决策树、模糊匹配与推理以及蚁群聚类等作为个性化服务的支撑技术。此外,在调度服务器中采用了基于蚁群算法的任务调度优化,有效的解决了资源用户群与分布式配送中心之间的分配问题,从而实现了系统负载平衡。 最后通过模拟对比实验,证实了教育资源分布式配送系统的有效性。随着系统的实际应用将会形成一个全新的、有效的资源配送服务体系,所以本系统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勇;;网络课程共享的技术实现方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9期
2 马桂林;顾良飞;方红卫;;“集总式与分布式”管理模式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10期
3 王玉辉;张冬秀;;家庭语文教育资源的利用[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10期
4 ;开发社会交往中的教育资源[J];学前教育;1996年09期
5 刘洋,刘影;加快高校体制改革步伐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6 陈肖安;;农业中专学校应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一支生力军[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31期
7 高原;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现代远程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资源建设工程》首批开发项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09期
8 陶洪久,彭志越;从教育资源配置变化看高校扩招对质量的影响[J];交通高教研究;2002年03期
9 郑松涛,郑小兰;多措并举 有效增加我省教育资源供给[J];探索与求是;2002年03期
10 柯速约,杨绍文;论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3年02期
11 ;下大力气整合现有继续教育资源[J];继续教育与人事;2003年08期
12 景文利;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信息资源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3年30期
13 辛冬云;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03年01期
14 侯明中;中学历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10期
15 周腊生;;谁来总结教训[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12期
16 刘良初 ,谢小忠 ,蒋先德 ,谭华勇 ,全社扬;让每个孩子享受均等的教育资源——记衡南县三塘镇星火小学的“均等教育”[J];湖南教育;2004年16期
17 毛大龙;;国有公益性、公共性非经营性资源与高等教育经营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13期
18 王青;教师期望与教育公平[J];教育探索;2005年07期
19 张志增;论农村职教发展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J];职教论坛;2005年22期
20 许永敏;;试论网络教育资源的协作开发和共享应用[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梅;贺小扬;丁振国;周利华;;网格环境中教育资源发现机制[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6年
2 张德明;;构建分布式声纳信号处理系统[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刘辉兰;李陶深;葛志辉;;基于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中网络代理的相关技术研究[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韩希先;李建中;;分布式有序表中一种有效的在线计划批量插入方法[A];第26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B辑)[C];2009年
5 杨柳;钟诚;陆向艳;;基于P2P网络的分布式聚类算法研究分析[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郭柯;代璐;周林;;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检测方法综述[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吴成海;张克芳;;跨平台分布式自动测试系统设计[A];全国第二届总线技术与测控系统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8 李其莹;张洪霞;;配电网中实现小电流接地选线一种方案[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2年年会山东电机工程学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9 周详;王龙明;;建立分布式防护的安全体系[A];中国烟草行业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申排伟;陆锋;;一种基于视图的分布式几何对象类型空间数据库更新技术[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荆永君;教育资源分布式配送与调度算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陆铭;WEB2.0网络热点发现与个性化检索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董红军;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CAPP及工艺信息管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4 王宇翔;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5 娄渊胜;基于构件的分布式防汛信息系统框架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6 刘峰;仪用主从耦合分布式并行处理容错系统体系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王加虎;分布式水文模型理论与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傅涛;基于数据挖掘的分布式网络入侵协同检测系统研究及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唐秋华;分布式虚拟环境建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侯梅毅;分布式同步发电机的孤岛检测原理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宏飞;个性化电子商务系统中用户兴趣模型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刘滨强;移动环境下的个性化推荐用户兴趣建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林蔚;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刘建波;基于Agent的用户兴趣模型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5 裴仰军;个性化服务中用户兴趣模型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李爱明;个性化搜索引擎用户模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顾雅枫;基于用户兴趣模型的信息检索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韩雪涛;基于网络的家校合作系统中个性化推荐的设计与实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春阳;教育信息资源配送多Agent协作系统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涛;基于Web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互盈 分布式教育资源网解决方案[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2 记者 曹大伟 通讯员 邱全东 蓝裕攀;整合资源构建和谐教育环境[N];深圳特区报;2008年
3 周军、特约记者刘国顺;某边防团积极开掘官兵身边教育资源[N];解放军报;2003年
4 黄豁 朱薇;教育资源应更多地向农村倾斜[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记者 茆琛;名校“掐尖”:“弱校”说不公,清退家长又不干[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朱四倍;如何终结教育资源地方化[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韩世辉;“均衡”教育资源才能消除择校费[N];延安日报;2009年
8 晓京;做分布式呼叫中心[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9 记者 张磊;分布式能源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电力报;2004年
10 盖俊飞 林楠;分布式ISA防火墙与服务器的配置[N];电脑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