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县耕地转型的机理研究
【摘要】:
县级尺度作为我国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是研究耕地转型的最佳尺度。农安县作为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每年为国家输送商品粮百万吨。近年来农安县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产业面临转型阶段。在农安县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同时,耕地数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作为全国的粮食主产区,耕地非农化速度慢于产销平衡区和粮食主销区,但是经济增长对耕地占用的依赖程度强于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因此,加强农安县耕地转型的研究,分析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对该县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实地调研、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SPSS技术,以农安县为研究区域,对该区耕地的增减来源和数量变化进行阶段性分析;通过对该区典型乡镇分析得出该区耕地变化的空间格局,从而得出该区耕地转型所处的阶段。同时,利用农安县1989-2006年社会经济数据,分析其产业转型所处的阶段及各阶段社会经济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区耕地转型与农村产业转型的阶段性及其互动机制进行分析,定量地诊断出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通过分析,阐明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而预测农安县耕地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转型期的社会主义新农乡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