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DREB基因GmDREB1改良紫花苜蓿耐盐性的研究
【摘要】:
盐胁迫严重影响作物和牧草产量。在我国由于水资源日益短缺,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干旱和盐渍化问题越发严峻。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豆科牧草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及吉林省西部地区农牧业生产和生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是,大多数苜蓿品种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强,产量受到很大限制。在改良作物抗逆能力方面,传统育种方法的成功案例并不多。相对而言,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抗逆性更快捷更有效。在逆境胁迫下,DREB转录因子以与DRE顺式作用元件特异结合的方式,可以调控一系列逆境相关下游基因表达。此类基因已被证明在改良植物抗逆性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论文实验以基因工程技术为手段扩增了大豆GmDREB1基因,构建了重组植物表达载体Rd29A:GmDREB1:GFP。将这个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LBA4404并以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到紫花苜蓿栽培种公农1号中,获得了四个株系200株再生苗。PCR、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苜蓿核基因组中,且29A-2,29A-4植株的外源基因整合方式为单拷贝,外源基因在其后代中遗传等为稳定。Northern杂交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基因杂交信号明显,而在非盐胁迫条件下,杂交信号很弱,无法检测到。且转基因植株在正常条件下,并没有出现矮化、产量降低的现象,由此证明Rd29A启动子的作用如预期一致。对再生植株的生理检测表明,GmDREB1转基因苜蓿对中度盐胁迫(200mM NaCl)具有很强的耐受性。生理指标分析发现:在盐胁迫处理后,转基因植株的膜透性和光合系统II活性明显好于对照,且累积了大量的游离脯氨酸和可溶糖,使得转基因植株能较好的应对盐胁迫逆境。除此之外,我们确定GmDREB1通过提升转基因植株体内P5CS基因的转录水平而导致大量游离脯氨酸的累积。
总之,本研究首次将DREB类基因转入苜蓿中,证明转基因植株获得较好的耐盐能力。同时确定以诱导型启动子Rd29A启动子驱动DREB基因表达是提高植物抗逆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植物耐盐机制,培育耐盐转基因植株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依据。进一步的筛选GmDREB1下游目的基因以及GmDREB1调控下游基因的具体方式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
|
|
|
1 |
王祺,王永斌;荒漠绿洲区紫花苜蓿生产技术的研究[J];草业科学;2002年02期 |
2 |
柴洪生,郭宪,王宏;紫花苜蓿拌种“富思德”根瘤菌剂的效果[J];内蒙古草业;2005年01期 |
3 |
张令进;朱树森;;无棣紫花苜蓿[J];农业知识;1997年09期 |
4 |
张美玉!221700;果园种植紫花苜蓿[J];林业科技通讯;2001年07期 |
5 |
秦红林;如何种植紫花苜蓿[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3年07期 |
6 |
王新海,毕玉芬,奎嘉祥;耐酸性紫花苜蓿的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7 |
何学谦;;中国荷斯坦奶牛紫花苜蓿中毒的诊治[J];畜牧与兽医;2005年12期 |
8 |
赵桂琴;慕平;张勃;;紫花苜蓿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06年06期 |
9 |
王良文;;紫花苜蓿喂猪效果好[J];农家科技;2007年11期 |
10 |
;紫花苜蓿[J];农村养殖技术;2009年08期 |
11 |
李福荣;金录学;马再义;张桂玲;;紫花苜蓿在干旱山区的种植技术[J];中国牛业科学;2011年01期 |
12 |
俞火明;;紫花苜蓿在不同刈割期的矿物质和化学成份[J];草原与草坪;1985年01期 |
13 |
王宏;紫花苜蓿接种根瘤菌的效果[J];中国草食动物;1986年05期 |
14 |
郜玉田;张雪艳;;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畜牧兽医;1988年02期 |
15 |
刘东海;紫花苜蓿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5年06期 |
16 |
郭彦军,徐恢仲,张家骅;紫花苜蓿根系形态学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17 |
储国良,丁剑英,付反生,王敬根,王全洪,刘亚柏;南方丘陵坡地紫花苜蓿施肥效应初探[J];中国乳业;2002年05期 |
18 |
王鑫;陇东紫花苜蓿的栽培与田间管理技术[J];草业科学;2004年08期 |
19 |
丁晖兵,杨丽敏;庆阳市紫花苜蓿栽培管理应注意的几个环节[J];甘肃农业;2004年07期 |
20 |
田福平,张自和,陈子萱,王锁民;硅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