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入职前教育研究

徐珊珊  
【摘要】: 20世纪以来,教师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领域当中的焦点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教师教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的发展更大的是依托教师专业素养和素质的提高。教师水平之间的较量成为学校之间,区域之间甚至国际之间教育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体育教师已经不再是过去那样只是代领学生跑跑步,锻炼身体那样简单的任务了,体育教师肩负了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引导学校形成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的体育行为的重任。 本文就是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和终身教育的背景下,以“职业/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视角,针对师范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入职初期培训以及入职前课程设置等方面问题的分析,对师范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入职前的教育和培养提出了改进意见。本人认为体育教育学生入职前教育方面的改进,应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顶岗实习,完善实习环节;增加实习时间;注重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注重学生通识教育的培养;进行专业课程改革;进一步完善教职课程。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体育教师的培养方式由来已久,受传统文化、习惯、经验乃至利益、政策群体等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教育方面的改革不是一项权宜之计,而应该作为一项长期项目进行。况且,学校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保守的组织,若想打破牢笼重新再造绝非易事。本文知识结合自己的体验,经过一些理论分析,但是绝对不敢贸然对体育教师的培养进行改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鸿双;班玉生;;体育教师文化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04期
2 丁辉;;体育教师亲和力探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06期
3 崔小梅;高晖;魏杨玲;;试论普通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艺术[J];体育科学;2001年06期
4 王小安;杨垣;;体育教师能力结构与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年03期
5 张东喜;试论教学艺术在体育课中的运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6 江建华;;信息时代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的要求[J];考试周刊;2009年23期
7 杨柳;;秦巴山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年03期
8 徐福生,张卫红;新时期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侯森林;杨三峡;聂盼水;;湘鄂渝黔四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调查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年01期
10 莫小农;朱奇志;;论21世纪体育教师角色的转换[J];体育科技;2007年03期
11 金林群;;试论体育教师吸引力[J];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12期
12 黄建国;邵正喜;;传统体育教学观呈现方式剖析与建议[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3 盛建伟;;论学生的身体模仿能力的提高与体育教师的榜样作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4 谢翔!(541004);创新型体育教师的特征[J];中国学校体育;2001年03期
15 唐黎明;试论高校体育教育价值与体育教师定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6 尹成龙;;高职院校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J];科技资讯;2008年10期
17 彭艳芳;赵明;;体育教育创新与新时期体育教师[J];成功(教育);2008年02期
18 张伟;;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8期
19 樊金云;;培养体育教师创新能力探析[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年11期
20 陈川;;体育教育中“教学”的方法与途径[J];新课程(教研);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久学;郑振友;程慎玲;孔祥伟;;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反馈评价研究——对167位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彭健民;;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练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现状与突破[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翟廷立;庞洁;姜玉莲;;试论体育教育与艺术教育的交融[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刘玫瑾;;信息技术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李荣芝;虞重干;;我国瑶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调研报告[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肖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群众体育研究——中国家庭体育教育初探[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刘继领;;对上海体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邓士琳;刘建华;;对普通高校病残学生体育教育的研究[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9 张日辉;谢业琪;张肃;赵大林;李秋萍;吴翊馨;衣雪杰;;关于体育教育系本科生《运动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丁海康;;新时期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社会学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升;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韧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宋会君;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3 杨清琼;美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4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岩;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曲新艺;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屈宏强;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长城;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程文广;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珊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入职前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宁;咸阳市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海平;唐山高中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现状调查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诚钧;上海市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田来;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爱锋;面向21世纪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展望及改革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高贤民;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教育阶段性特点期望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文华;赣州地区部分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雪光;陕西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孝华;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师资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卫辉市第九中学 蔡玉全;体育教师引领我成长[N];中国体育报;2009年
2 沈丘县一高 李慧丽;浅谈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N];周口日报;2009年
3 部国华;从体育教师身上寻突破[N];中国体育报;2009年
4 商丘市第二回民中学 李磊;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N];商丘日报;2009年
5 中国食品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理事长 杨则宜;体育教师的特殊使命[N];中国体育报;2009年
6 山东枣庄市书院小学 李正成;体育教师四重视[N];中国体育报;2010年
7 四川省中江县南华镇中心小学 彭勇;农村体育教师的艰辛与无奈[N];中国体育报;2010年
8 盘县平关镇中学 邹合新;体育教师备课方法小议[N];六盘水日报;2010年
9 河南省汝州市 路龙伟;新课程下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几种特殊能力[N];学知报;2011年
10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 李燕;体育教师要注重表情艺术[N];中国体育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