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投资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自然灾害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危害越来越突出,并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隐患之一。为应对日益凸显的自然灾害隐患,我国政府近十几年来不断加强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的投资与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但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目前还只停留于较为落后的水平。吉林省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省,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在我省经济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便农业技术相比于以前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业生产在自然灾害面前所具有的非常明显的“脆弱性”依然存在。农业生产量的大小与自然灾害的强弱联系紧密,不断加强对防灾减灾的投资与研究显得更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我国目前的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研究工作中,对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防灾减灾投资经济效益的研究却很少,且缺乏系统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投资经济效益同样是灾害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加强对此方面内容的研究分析,可丰富和完善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对我国防灾减灾投资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新的阐释,分析了我国防灾减灾投资短期、长期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又根据西方经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消费期望理论对防灾减灾投资经济效益的存在与否、方向如何进行了理论和数学模型推理,建立了ARMA模型和VEC模型,利用动态回归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整体和吉林省的防灾减灾投资经济效益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整体和吉林省的防灾减灾投资经济效益与理论分析结果并不十分吻合,两者都存在短期经济效益,但其长期经济效益却不十分明显。鉴于之前此方面研究的零散化、偏理论化特点,本文尝试在评价指标及其分析方法方面有所创新,针对我国整体和吉林省的实际情况,首次建立了涵盖多灾种的、较为系统化的评价指标,并为此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
|
|
|
|
1 |
刘仲桂;;灾害与灾害经济的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
2 |
黄邦升;;关于建立灾害生态学的思考[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
3 |
;欢迎订阅2011年《灾害学》杂志[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4 |
;《灾害学》杂志征稿简则[A];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20周年庆典会议研究短文集[C];2009年 |
5 |
;《灾害学》杂志征稿简则[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6 |
许厚德;;减轻灾害的国际行动[A];中国减灾与新世纪发展战略——首届“中国21世纪安全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
7 |
宋正海;;历史灾害学在中国产生和崛起的基本历程[A];地质学史研究会第1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
8 |
褚鑫杰;;灾害法学研究[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湖北省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9 |
褚鑫杰;;灾害法学研究[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
10 |
欧阳恩钱;;论核灾害应对的适应性制度[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