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季节冻土区粉质粘土冻胀性试验研究

李兆宇  
【摘要】:本文以季节冻土区土的冻胀为主要研究内容,选用哈尔滨地区一种具有典型冻胀性的粉质粘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封闭体系中该种土质在不同冻结温度、含水率、干密度三种因素条件下冻胀响应特征的试验研究。本文对该种粉质粘土在这三种因素影响下所表现出的冻胀性做了详细的分析,为其在工程中冻害防治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试验通过冻融试验仪、温度与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对重塑土样的冻胀过程进行了模拟,由试验数据得出了温度、温度梯度、冻结速率、冻胀量、冻胀速率、冻胀率等试验指标的变化规律。 (2)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对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土体冻胀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试验阈值范围内不同冻结温度、含水率、干密度影响下土体冻胀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了试验范围内产生冻胀的最大组合,以及比较了这三种因素对冻胀贡献程度的大小。 (3)综合试验数据,基于最小二乘原理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考虑到冻结温度、含水率、干密度三种影响因素在内的冻胀预报统计模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拟合情况良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崔宝君;刘文达;;冻土区道路翻浆的原因及影响因素[J];今日科苑;2007年16期
2 周池绪,于国祯;渠基粗、细粒土的冻胀性分类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3 V.M. Ulitsky,A.G. Shashkin,S.A. Kudryvtsev,M.B. Lisyuk;横穿贝加尔湖铁路路基的冻胀性研究(英文)[J];冰川冻土;2004年S1期
4 陈利妍;黄晓琳;徐虹;;冻胀性地基改良措施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12期
5 邵伟;王立志;;浅谈冻土区道路产生翻浆的主要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2期
6 王虹;姚相权;;季冻区基础冻胀成因及防治分析[J];民营科技;2009年02期
7 赵安平;王清;李杨;车茜;;长春季冻区路基土微观孔隙特征的定量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2期
8 魏长明;;严寒地区渠系建筑物冻胀的原因及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8期
9 王正秋;粒度成分对细砂冻胀性的影响[J];冰川冻土;1980年03期
10 孙廷东;葛树东;;季节冻土区与多年冻土区的冻胀浅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5年12期
11 周池绪;关于渠道基土的冻胀性分类指标问题探讨[J];冰川冻土;1987年04期
12 王建斌;;冻土区道路翻浆的原因及影响因素[J];民营科技;2010年01期
13 徐学燕,张培柱,安莹;锥形桩改良土体冻胀性和融沉性研究[J];冰川冻土;1997年04期
14 戴晓东;戴剑平;;桥桩基在冻土地区的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5期
15 那云龙,车富强;高寒地区浅基础埋深问题[J];工程地质学报;2001年02期
16 冷毅飞;张喜发;张冬青;;季节冻土区公路路基细粒土冻胀敏感性研究[J];冰川冻土;2006年02期
17 王俊臣;李劲松;王常明;;硫酸(亚硫酸)盐渍土单次盐胀和冻胀发育规律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3期
18 余学原;;引大入秦工程黑武分干渠渠道破坏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14期
19 陈继,张喜发,王英梅;一种新的分层冻胀量观测方法及其在季节冻土区的应用(英文)[J];冰川冻土;2004年S1期
20 丁吉鸿,郑宝平;昌马灌区渠道工程冻胀性及防治措施[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银英姿;李建;;在季节冻土区桩基的防冻措施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2 高翰青;;青藏铁路冻土区钻孔桩基础承台置于饱和粗颗粒土中的冻胀性分析[A];扩大铁路对外开放、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暨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粤海通道运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陶履彬;;岩石地下冷库围岩应力计算与稳定性分析[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4 李连军;吕勇;孟繁荣;潘绍君;钱永龄;吴晓亭;陈奎;;冻胀性地基的化冻期用满堂支架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实践[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1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5 银英姿;步丰湖;;内蒙古河套灌区季节冻土的冻结特征[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6 王治华;;青藏线区域的地质灾害区划[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蔡雪;章梓茂;;冻土的粘弹塑性损伤本构理论[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8 李俊武;苏宏梅;杨仁国;;渠系建筑物冻害原因分析及冻害设计原则探讨[A];2011全国灌区信息化建设与防渗抗冻胀新技术应用专刊[C];2011年
9 安钟元;;唐古拉山南麓岛状冻土带的水文地质特征[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5)[C];1982年
10 田倩;孙伟;缪昌文;;干燥条件下水泥石内部水分迁移的数值模拟[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安平;季冻区路基土冻胀的微观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冷毅飞;中俄石油管道多年冻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及温度场数值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翟莲;季冻区湖岸构筑物冻害机理及防治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赵刚;寒区高等级公路路堑边坡春季浅层滑塌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赵刚;寒区高等级公路路堑边坡春季浅层滑塌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张树光;辽西地区风积土的强度、冻融特性及其分形性质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7 毛雪松;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水热力场耦合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8 李裕元;坡地土壤磷素与水分迁移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9 李延军;杉木木束干燥特性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0 原国红;季节冻土水分迁移的机理及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兆宇;季节冻土区粉质粘土冻胀性试验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廖云;季节冻土区路基水热盐运移规律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3 李雨浓;季冻区高速公路路基冻害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贾青;季节冻土区水工建筑物平板式基础法向冻胀力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5 葛树东;季节冻土区渠道防渗结构型式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6 王志胜;长春市道路冻胀翻浆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建宇;包兰线路基填土冻结作用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刘菲;黑北公路沿线冻土特征及其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冬青;季节性冰冻路基病害及防治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马元顺;季节冻土区高填土路堤温度场与边坡稳定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朱进星 通讯员 李斌;那片神奇的黑土地[N];中国水利报;2010年
2 原份;天然高分子食品包装材料的性能及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7年
3 翁端衡;氯氧镁水泥的特点及工艺改造[N];中国建材报;2005年
4 胡太君;国内外先进谷物干燥技术[N];山东科技报;2003年
5 河南 张国光;导致电缆过热损坏的又一种原因及处理[N];电子报;2009年
6 华中农业大学 齐德生教授;如何应对饲料发霉[N];中国畜牧报;2003年
7 陈华;冲施肥前景广阔 有望代替复合肥[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9年
8 白红银;浅析砂砾垫层在路面结构中的作用及控制要点[N];晋中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王福青 陈俊 顾日升 顾晓平;模袋混凝土护岸技术更优[N];中国水运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