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改性TiO_2光催化2,4-D水溶液反应的研究

王哲  
【摘要】: 本论文对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纯TiO_2及掺杂Fe~(3+)离子的改性TiO_2纳米粒子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比较了在不同光源下反应条件对光催化2,4-D水溶液反应的影响,并研究了在仿太阳光(氙灯光源)条件下的反应机理及反应动力学问题,为2,4-D、2,4-二氯苯酚等农药废水在日光下光催化降解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实验表明,掺杂Fe~(3+)离子的改性TiO_2能够较明显地拓宽光利用的波长范围,提高光催化效率;而2,4-D水溶液光催化反应最适合、最经济的反应条件是,常温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浓度为2gL~(-1)的0.01%Fe~(3+)—TiO_2,大量通入空气,搅拌,调节pH值为3~3.5。而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揭示了2,4-D光催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反应的中间产物既能被羟基自由基氧化分解矿化为CO_2,又能少量地被引发聚合,生成低聚物,该低聚物亦会被光催化降解,以上各反应在体系中同时存在,相互竞争;更重要的是,反应开始就生成的氯离子会优先吸附于TiO_2的表面,严重影响了其它反应的进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郑燕升;卓志昊;莫倩;李军生;;离子液体的分子模拟与量化计算[J];化学进展;2011年09期
2 徐文媛;龙威;杜瑞焕;;镍基上CH_4脱氢与超临界CO_2重整的量化计算[J];化学通报;2011年08期
3 陈红梅;匡春香;;微波促进β-溴代苏合香烯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合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刘群;孟令鹏;郑世钧;李晓艳;;HOSO+X(X=F,Cl,Br)的反应机理及电子密度拓扑分析[J];科学通报;2011年19期
5 王珏玉;冯乙巳;;辅酶NADH模型物BNAH与活化烯烃在氧气饱和混合溶剂中的反应机理研究[J];安徽化工;2011年04期
6 王银斌;臧甲忠;于海斌;;甲醇制汽油技术进展及相关问题探讨[J];煤化工;2011年03期
7 马爱琼;蒋明学;;TiB_2合成反应机理的优势区相图分析[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1年06期
8 刘盛余;能子礼超;邱伟;陆成伟;曲兵;徐园园;刘建英;赵俊辉;胡芸铭;;喷淋塔中添加柠檬酸促进电石渣烟气脱硫及其机理[J];煤炭学报;2011年09期
9 慈成刚;段雪梅;刘靖尧;孙家钟;;乙醇醛光解离机理的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石从云;杨燕;张娇;王光辉;;CHF+O_2反应的理论研究(英文)[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1年06期
11 段标标;隋铭皓;;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机理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11年03期
12 于宏超;张士国;卞贺;夏道宏;;FCC汽油中己硫醇的生成机理[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1年03期
13 张建明;张晓彤;宋丽娟;孙兆林;刘丽莉;;制备Mo_2C催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反应机理[J];当代化工;2011年06期
14 黄志良;靳立群;雷爱文;;傅-克酰基化反应的机理及动力学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11年06期
15 孟凡宁;邓春华;于晶;胡少坤;荣丽娟;;填料对丁羟型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J];粘接;2011年05期
16 卢希龙;曹春娥;陈云霞;郑乃章;朱小平;;陶瓷钴蓝色料与无铅熔剂反应机理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17 刘占荣;许保恩;曾艳丽;李晓艳;孟令鹏;孙政;张雪英;张萍;;过氧氢自由基HO_2与CH_2S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J];化学学报;2011年17期
18 孙廷利;王玉东;张晨曦;孙孝敏;胡敬田;;大气中芳樟醇与臭氧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化学学报;2011年17期
19 胡长庆;韩伟刚;姚少巍;张志霞;;含钛炉渣中TiO_2还原动力学机理[J];钢铁研究学报;2011年09期
20 于宏超;张士国;卞贺;夏道宏;李大枝;;2-己硫醇生成2,5-二甲基噻吩机理的理论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丁益宏;孙家钟;;碳二氟基(C_2F)与气相水的反应机理[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宏平;傅钢;徐昕;;费托合成中CO插入机理的理论证据[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徐两军;沈闽聪;许雪琴;陈国南;;胡椒碱化学发光性质研究及其测定[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王建中;于卫锋;田瑀;曹荣根;宋云;宁西京;;电化学沉积过程中氮化碳晶体的枝状生长[A];2008年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十二届电子束离子束学术年会、中国电子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电子束焊接学术交流会、粒子加速器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离子源学术交流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2008年全国高能束加工技术研讨会、北京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粒子加速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晓丽;商丛丛;肖家治;;焦化原料热反应机理浅谈[A];山东石油学会炼制委员会2009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君;蔡政亭;冯大诚;;若干小体系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A];第九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耿彩云;李吉来;黄旭日;孙家钟;;F+HON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赵岷;常鹰飞;孙昊;王荣顺;;CH_3OCl与Cl(~2P_(3/2))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韦凤萍;杨帆;黄永仁;;Pd(OAc)_2与有机双膦在卤代烷中的反应机理[A];第十一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吴南春;施尔畏;郑燕青;李文军;;水热介质pH值对纳米(Ce)ZrO_2晶粒制备的影晌[A];第六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洪涛;大气化学和燃烧化学中几种典型自由基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徐涛;均相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水中邻二氯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3 陈亦琳;多相光催化氧化过程中H_2-O_2耦合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4 董国君;铁镍硼纳米合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李哲;贫燃条件下Fe-Mo/ZSM-5催化剂上氮氧化物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6 戚玉华;类硅烯硅烯结构和反应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于仁红;TiO_2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TiN粉末及TiN-Al_2O_3复合材料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孙志忠;臭氧/多相催化氧化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效能与机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李彦威;在线超声间接电氧化合成苯甲醛及其衍生物的过程和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10 刘金泉;二氧化氯与多环芳烃污染物的反应活性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哲;改性TiO_2光催化2,4-D水溶液反应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沈明;添加Ti+Al或Ti_3Al对TiB_2-Fe金属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3年
3 徐威力;水相法生产氯化橡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李言信;新型SO_4~(2-)/M_XO_Y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有机反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5 茹秀玲;纳米合金与有机氯化物的反应性能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邹志祥;粉煤灰免烧轻集料的制备及其路基强度的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7 申伟;部分与大气层中臭氧耗损有关物质与O(~1D)和O(~3P)的反应机理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海燕;芳香醛与丙二腈固相反应机理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胡波;钾长石离子交换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10 盖景刚;氧,硫原子上亲核取代反应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讯;英研究揭秘人脑对威胁反应机理[N];医药经济报;2007年
2 卢跃刚;以“铅氧”代“铅酸” 既节能又环保[N];科技日报;2009年
3 孙建平 陈苏;永凝液对混凝土耐久性的防护效果[N];中国建材报;2006年
4 张汉国;组合发明的创造性判断[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5 阮茂泰;质疑“名家说瓷”[N];中国商报;2004年
6 记者 周军 通讯员 龙海;攀钢焦化废水处理系统改造结束[N];中国冶金报;2006年
7 记者 李宏乾;生物柴油研究课题正在申报[N];中国化工报;2007年
8 宋健;科学探索无尽时[N];解放日报;2006年
9 仲蓓;化纤产业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N];中国化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姚耀富通讯员 张强;名牌之花何以盛开[N];中国石化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