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LMI的一类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鲁棒H∞控制器设计

王淼鑫  
【摘要】: 本文以一类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模型为基本模型,分别考虑单时滞系统,状态及控制输入具有时滞的系统,状态、控制输入和输出均具有时滞的系统,并考虑状态可测量或状态不可测量的情况,应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给出了此类系统的鲁棒H_∞控制器设计方法和基于观测器的鲁棒H_∞控制器设计方法。应用Lypunov稳定性理论得到相应的LMI,通过对其求解得到既能使闭环系统鲁棒稳定又能保证闭环系统鲁棒H_∞性能的控制器。得到的结果均以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形式给出,并给出了相关仿真算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付兴建,童朝南;不确定时滞系统的观测器型鲁棒H_∞控制——LMI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王艳;张丽红;;基于LMI技术求解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3 付兴建,童朝南;基于LMI的广义不确定时滞系统鲁棒H_∞控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12期
4 付兴建;童朝南;;基于LMI的奇异不确定时滞系统鲁棒保成本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5年05期
5 贾美娟;;基于LMI非线性不确定时变时滞系统鲁棒H∞控制器设计[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邵克勇;王婷婷;周惠宇;张良;许小波;;中立型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控制器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7年06期
7 魏新江,井元伟;一类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模糊鲁棒控制及其稳定性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8 张玲玲;马跃超;杨姗姗;陈晓静;;一类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H_∞控制[J];高师理科学刊;2007年04期
9 玉强;;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鲁棒H_∞控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王岩青;姜长生;;一类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鲁棒H_∞控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12期
11 杨秀,王西田,陈陈;利用LMI技术设计鲁棒电力系统稳定器[J];继电器;2005年02期
12 王岩青;赵金华;姜长生;;一类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记忆与无记忆复合H_∞状态反馈控制[J];电光与控制;2006年02期
13 曾建平,程鹏;基于LMI可行解的所有状态反馈H_∞控制器[J];控制与决策;2000年01期
14 仝西岳;李东旭;;基于观测器的输出控制设计的迭代LMI方法[J];控制工程;2007年05期
15 陈璟,莫玉忠,虞继敏;一类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性[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16 明清河;杨艳萍;;线性离散不确定时滞系统滞后相关H_∞鲁棒控制[J];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2009年01期
17 李文林;肖楠;马媛;;一类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指数稳定鲁棒H_∞控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8 张艳邦;张芬;;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H_∞控制器设计[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9 姚合军;袁付顺;;一类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指数稳定弹性控制器设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郝飞;楚天广;黄琳;;基于LMI方法的凸组合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扰动抑制问题[A];第二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肖伸平;吴敏;张先明;;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非脆弱H_∞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吴俊强;贾英民;;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H_∞控制[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春花;高存臣;赵林;;凸胞型不确定时滞系统的变结构控制[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5 何希勤;刘远;黄胜绢;;一类带非线性扰动的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6 何友国;安亚亮;井元伟;闫明;;离散不确定时滞系统的变结构控制[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化勋;李学军;;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H_∞滤波[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孙秀霞;林岩;毛剑琴;;基于LMI的多目标特征结构配置方法及其应用[A];第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二)[C];2000年
9 王琼;张会珍;;一类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容错H_∞控制[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炜;李亚洁;;基于LMI方法的网络化控制系统容错保性能控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1 王刚;柳成林;原萍;井元伟;;两类不确定时滞系统的稳定标准[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12 张刚;王执铨;杨云林;;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可靠保成本控制[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3 吴远盛;顾春峰;何皑;;基于LMI的航空发动机弹性鲁棒控制器设计[A];2014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14 姜囡;井元伟;;一类广义不确定时滞系统的H_∞控制[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5 张卫东;王钰;孙优贤;;不确定时滞系统的解析预估控制[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16 李蒙;龙伟;龚莹;孙少杰;;执行器失效不确定时滞系统的保性能可靠控制(英文)[A];2012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7 谢永芳;陈瑶;喻寿益;王雅琳;;基于稳定裕度的不确定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A];第24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8 逄海萍;刘成菊;刘爱忠;;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滑模控制及其应用研究[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9 刘忠良;付艳明;王子华;;不确定时滞系统鲁棒镇定的优化方法[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0 何友国;井元伟;安亚亮;闫明;;奇异不确定时滞系统的变结构控制[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鹏;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估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李学军;基于LMI的时滞系统鲁棒滤波[D];吉林大学;2007年
3 蒋培刚;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史国栋;基于LMI方法的广义系统的稳定性与保性能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5 郭良栋;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卢建宁;基于LMI的若干混杂系统稳定性分析与综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友刚;基于LMI的一类关联模糊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分散化控制器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8 王岩青;不确定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鲁棒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朱训林;基于LMI技术的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与综合[D];东北大学;2008年
10 关威;基于LMI技术的受限系统稳定性分析与容错控制[D];东北大学;2009年
11 陆妹;基于LMI的时滞系统的预测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2 杜鑫;基于LMI技术的线性系统模型降阶与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D];东北大学 ;2010年
13 陈志盛;基于LMI的非线性时滞系统的鲁棒模糊控制与滤波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4 申涛;基于LMI方法的几类离散系统鲁棒稳定性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5 汪红初;LMI方法在随机延迟微分方程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6 滕青芳;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可靠控制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09年
17 汤红吉;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8 吕恕;一类时滞神经网络LMI稳定性判据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9 刘英英;基于LMI技术的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综合[D];东北大学;2011年
20 王玉龙;基于LMI技术的网络控制系统优化设计[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淼鑫;基于LMI的一类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鲁棒H∞控制器设计[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韩燕;一类不确定时滞系统的H∞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书浩;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H_∞控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4 赵平;基于LMI的移动机器人鲁棒控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5 朱元帅;LMI在时滞系统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晶晶;不确定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鲁棒H∞控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7 吴昊;基于LMI的4WS-4WD电动汽车的鲁棒H_∞控制器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8 李文成;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H_∞控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9 高薇;基于LMI的时滞系统H_∞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10 高峰宇;基于LMI的不确定系统鲁棒H_∞控制及应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11 王忠信;基于LMI方法的蒸汽发生器水位的控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2 宗臻;基于LMI方法的完整性条件和完整性控制器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3 褚红燕;交流伺服系统的鲁棒-LMI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4 郭明;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D];东北大学;2012年
15 李永钊;两类不确定时滞系统的保性能控制和鲁棒H_∞控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6 张骜;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17 宋俊霞;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与控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18 王芬;基于LMI多面体模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9 李静;基于LMI方法的一类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正实性分析及鲁棒正实控制[D];厦门大学;2008年
20 苗国英;离散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H_∞控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郑玉芸;TDK推出新款NAND闪存控制器LSI[N];中国电子报;2008年
2 陈;义隆触摸传感控制器系列获广泛应用[N];中国电子报;2008年
3 ;车用微控制器需求提升 高效能产品渐成趋势[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4 王好青;电力控制器 应用广泛[N];中国航天报;2000年
5 ;USB控制器与PHY分家[N];计算机世界;2003年
6 ;LSI推出基于6Gb/s的高性能RAID控制器[N];网络世界;2009年
7 ;瑞萨发布工业和消费设备等领域的微控制器[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卜娜;下一代WLAN将抛弃控制器[N];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刘学习;控制器上演好戏[N];计算机世界;2002年
10 吕松华;Array Networks 位居中国应用交付控制器市场份额第二[N];大众科技报;2008年
11 ;TI PWM DC-DC控制器 高效率、低电压[N];计算机世界;2002年
12 记者 逸舟/北京;32位MCU蚕食低端市场[N];电子资讯时报;2004年
13 ;推动微控制器技术发展[N];人民邮电;2005年
14 ;用微控制器检测脉冲[N];电子报;2008年
15 ;IT--440智能路灯控制器[N];上海科技报;2000年
16 本报记者 逄丹;ONOS执掌SDN控制器牛耳[N];通信产业报;2015年
17 ;微控制器应用及产品概览[N];中国电子报;2004年
18 本报记者 卜娜;NetScaler:从应用交付控制器到云连接平台[N];中国计算机报;2012年
19 ;F5 BIG/ip控制器 为Domino服务器均衡负载[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20 记者 刘霞;美找到身体“脂肪控制器”[N];科技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