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审美:世俗与崇高的内在统一

高来源  
【摘要】:对经验的阐释是杜威哲学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可以说他整个的哲学都是建构在对经验的重新阐释之上的。所以对杜威的“经验”的发掘、阐释也成为合理理解其哲学的关键所在。我们知道在传统哲学的意义上经验是与感官相提并论的,是缺少理性分析的初级认识阶段。而杜威则对这种看法进行了改造,把它与感官相“分离”,认为经验是一个在与周围世界相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经验概念蕴含着与生活世界同样深广的含义。而在经验发展的过程中,美成为经验的一种动力,圆满的经验即是审美经验。因为原经验中本身就包含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它是人之为人的一种本质性的特征。而审美经验并不是经验的终结,只是对新经验继续发展的重新开启。这样杜威的经验就突破了传统二元论的束缚,从单纯的认识论范囿发展出来,进而具有了一种生存论的内涵。经验的这种特征也深刻的表现了人之生存境遇的悲剧性本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文茂娟;;喜欢在路上的感觉[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1年06期
2 ;静静地感觉[J];生意通;2011年09期
3 ;幽默[J];妇女生活;2011年07期
4 佚名;;心动的感觉[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5 ;寂寞是因为思念谁?[J];人生十六七;2008年02期
6 彭俊;;英语广告翻译中的审美经验[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王杨;;为什么美女广告盛行——解读情感对决策的影响[J];大众心理学;2007年04期
8 陈媛媛;;中英诗歌感觉与意象关系之比读探微[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王盛楠;汤丽青;;园林景观设计与接受美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10 王慧;;浅析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4期
11 沈良懿;;听雨[J];开心老年;2011年07期
12 李少波;;回家感觉[J];青少年日记;2010年06期
13 李淑云;金乃茹;戴玉竹;;奥古斯丁与阿奎那美学思想比较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14 孙慧霞;;浅谈“感觉”与画[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15 ;雪碧的N种喝法[J];男生女生(金版);2005年09期
16 ;歌辞[J];男生女生(银版);2007年03期
17 王静;;小议自然美的标准问题[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18 金雅静;;害怕黄昏的女孩[J];大众心理学;2006年06期
19 王屏;;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感觉与情感[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20 赵亚伟;;浅谈声乐演唱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玉媛;;纪实电视片的艺术魅力——拍摄《老李先生》一片的审美经验[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李晓绯;;浅析建筑造型几何美学文化意象美[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3 姚文放;;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是否可能?[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4 廉茵;;《乐记》美育心理思想[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蒋继华;;审美经验的重构如何可能——论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及其当下影响[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董务刚;;美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乐艳飞;刘军;郑俊褒;楼正国;李光;;人体电流感觉阈值客观测试系统的研制[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郜莉;;给孩子们找感觉——动手制作课给我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06年
9 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美学之思[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10 彭立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审美心理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2 沈壮娟;论恐怖与恐怖艺术的审美接受[D];山东大学;2006年
3 王彦章;公共领域的审美经验[D];山东大学;2007年
4 何国平;山水诗前史[D];浙江大学;2006年
5 周舒;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6 栾慧;中国现代新诗接受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刘志;思与诗的张力[D];浙江大学;2005年
8 张毅;陆游诗传播、阅读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刘东玲;文学体制化与作家创作转型[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来源;审美:世俗与崇高的内在统一[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肖明;当代写实雕塑——个人审美经验的表达[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许果;分裂的地方性审美经验在仪式中的融合[D];南京大学;2011年
4 宋玥;图像时代的审美经验[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敏;论约翰·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春雷;试论审美经验在文学批评中的意义[D];厦门大学;2002年
7 耿飞;手风琴演奏艺术的心理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王东阳;审美体验之经验层面的超越[D];吉林大学;2007年
9 邵君秋;现象学美学的创构[D];苏州大学;2005年
10 涂玉英;姚斯审美经验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感觉挑战非常大[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2 京静;宋丹丹:当主持人的感觉真好[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3 毕锦云 汪峰;让员工有家的感觉[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4 钟平;国企有了“爽”的感觉[N];华夏时报;2001年
5 白雪;药价降了病人没感觉[N];安徽经济报;2000年
6 夏船;保持良好的感觉[N];中国保险报;2001年
7 驻京记者 江胜信;九成教师感觉压力大[N];文汇报;2002年
8 李薇;为何感觉如此“严峻”[N];光明日报;2002年
9 记者 马邦杰 江红 曹剑杰;感觉都是一家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10 乔焕江;走向艺术经验的美学[N];文艺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