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TiO_2改性及气敏性的研究
【摘要】:
针对纳米TiO_2化学结构和能带结构呈现弱N型、宽带隙、Ti外层电子不活泼等特点,致命地影响了其低阻半导化水平等问题。本研究采用前期热处理,得到了金红石型纳米TiO_2,按照不同重量百分比掺杂贵金属Ru进行改性,降低了材料阻值,提高了纳米TiO_2对三甲胺(TMA)的灵敏度。
鲜度是判断鱼类可食用性的重要标志。研究表明,鱼类储藏期间会挥发出三甲胺(TMA)气体。因此,通过测量三甲胺(TMA)气体的浓度可以判断鱼的鲜度等级。本论文在参考了大量关于鱼鲜度检测方法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纳米TiO_2为基质,掺杂不同重量百分比的贵金属Ru进行改性;在实验中克服了敏感材料不能长时间烧结的问题,固定烧结温度600℃,对敏感材料进行了48小时长时间热烧结,降低了材料阻值,提高了纳米TiO_2响应三甲胺(TMA)气体的灵敏度;并对纳米TiO_2基敏感材料响应TMA气体的敏感机理、添加贵金属Ru的改性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本论文主要研究不同重量百分比贵金属Ru的掺杂、不同老化时间、不同工作电压下气敏元件响应三甲胺(TMA)灵敏度的差异;同时对此气敏元件进行了干扰气体NH_3和H_2的测试,并对鲫鱼死后的鲜度变化进行了连续测定,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出现灵敏度差异的原因。根据实验研究得出,掺杂贵金属Ru重量百分比为2.0%、工作电压为6V、老化时间为48小时的纳米TiO_2气敏元件响应下限低、选择性好、实用性强。
|
|
|
|
1 |
方国家,刘祖黎,张增常,王昕玮,姚凯伦;Ce掺杂对SnO_2薄膜电学及气敏性能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1997年01期 |
2 |
牛新书,杜卫平,杜卫民,蒋凯;掺杂稀土氧化物的ZnO材料的制备及气敏性能[J];稀土;2003年06期 |
3 |
李永红,侯长平,葛秀涛,张延琪;Cu~(2+)掺杂对In_2O_3电导和气敏性能的影响[J];传感器技术;2004年05期 |
4 |
古彦飞;季惠明;张颖;;氧化物半导体丙酮气敏传感器材料研究与应用[J];材料导报;2004年08期 |
5 |
娄向东,贾晓华,王晓兵;CdS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气敏性能研究[J];传感器技术;2005年08期 |
6 |
李玲;潘庆谊;程知萱;董晓雯;陈海华;;CNT-WO_3元件的氨敏性能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6年01期 |
7 |
赵鹤云;李跃华;杨留方;柳清菊;吴兴惠;;SnO_2纳米棒的乙醇气体敏感特性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6年08期 |
8 |
陈仕国;古小艺;戈早川;;炭黑/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气敏性能[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年04期 |
9 |
杨俊梅;桑海军;毕淑娟;;浸渍-提拉法制备WO_3薄膜的气敏性能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10 |
范新会;马雪红;于灵敏;张克良;严文;;烧结温度对ZnO纳米线酒敏性能影响的研究[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
11 |
牛新书;王雪丽;李华;魏平涛;茹祥莉;陈晓丽;;Al_2O_3-La_2O_3共掺杂对ZnO纳米粉体气敏性能的影响[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年11期 |
12 |
徐宇兴;谭强强;唐子龙;张中太;袁章福;;WO_3基气敏传感器[J];化学进展;2009年12期 |
13 |
王晓兵;李培;娄向东;冉伟丽;王学锋;;In_2O_3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0年04期 |
14 |
林贺;范新会;于灵敏;严文;;Al掺杂对ZnO纳米线CO气敏性能的影响[J];铸造技术;2010年09期 |
15 |
秦玉香;包智颖;胡明;孙鹏;;钨氧化物纳米结构的合成与表征(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0年12期 |
16 |
桂阳海;崔瑞立;牛连杰;田俊峰;;微波辅助合成纳米WO_3/TiO_2复合材料及其气敏性能[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年01期 |
17 |
林贺;范新会;于灵敏;严文;;稀土元素掺杂对ZnO纳米线气敏性能的影响[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18 |
王燕;张战营;曹建亮;路长;孙广;王杰;;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α-Fe_2O_3及其气敏性能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19 |
龚晓钟,汤皎宁,马晓翠,刘剑洪,黄建军,柳文军;纳米ZrO_2的性能及其气敏性的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0年04期 |
20 |
程知萱,李玲,陈海华,潘庆谊;掺杂纳米NiO粉体材料的气敏性能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