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波长与角度共同调制的SPR检测技术研究

宿文玲  
【摘要】: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简称SPR)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光学现象。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具有实时监测、样品无需标记、灵敏度高、无背景干扰等诸多优点,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SPR基本原理是利用P偏振光在传输介质与金属薄膜界面处发生全内反射时,渗透到金属薄膜内的倏逝波引发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产生表面等离子体振动,当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波矢与入射光在金属切线方向的波矢分量相等时,就会发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本文是对棱镜结构的波长和角度共同调制的SPR检测技术进行的研究。用中心波长为840nm,带宽约为50nm的宽带光源入射,在以某一角度入射时,找到待测介质为空气时的共振波长,改变入射角度,其共振波长会漂移。本文以三个不同的角度入射,分别找出了相应的吸收谱线及共振波长,实验所得的波长漂移方向与理论值相吻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曾捷;梁大开;曾振武;杜燕;;基于SPR光谱分析的液体折射率测量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4期
2 吴英才,袁一方;基于折射率变化的一种新型盐度测量原理研究[J];光学学报;2005年02期
3 谢子斌,王取泉,周正国,熊贵光;Au-Ag-SiO_2复合纳米金属颗粒膜的共振特征[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4 张晓丽;梁大开;曾捷;赵志远;曾建民;;基于光纤SPR光谱分析的污水降解过程监测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02期
5 田仙花;王林;刘磊;王斌;徐晓轩;曹学伟;王玉芳;;金和银纳米粒子二维周期阵列的光学性质[J];光散射学报;2010年04期
6 刘镜;刘娟;王涌天;谢敬辉;;亚波长金属光栅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特性[J];中国光学;2011年04期
7 张锦龙;刘旭;李明宇;厉以宇;顾培夫;;利用棱镜结构高效率地耦合出表面等离子波[J];光学仪器;2006年04期
8 曾捷;梁大开;曾振武;杜艳;;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角度敏感特性的研究[J];光学技术;2007年02期
9 宋友林;刘刚森;赵会仙;贾瑜;胡行;;银纳米球壳二聚体的几何结构与电磁场增强共振波长的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年02期
10 吴英才;顾铮先;;表面等离子共振谱半波全宽的算法探讨[J];光子学报;2010年01期
11 曾捷,梁大开,曹振新;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温度传感器的研究[J];中国激光;2004年07期
12 ;辐射源、光源[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7年04期
13 赵延瑞,王永昌;介质保护膜在表面等离子体波探测器中的应用研究[J];光子学报;2004年04期
14 曹振新;夏继江;;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共振波长的红移[J];光子学报;2008年10期
15 曹振新,梁大开,郭明江;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中膜厚与共振波长关系的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2003年01期
16 万艳;梁大开;曾捷;赵志远;张晓丽;;基于偏振分光棱镜的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系统[J];光学学报;2010年05期
17 孙梅;;表面等离子体亚波长光学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8 吴健,殷纯永,郭继华;表面等离子体波亚纳米指零系统[J];中国激光;2001年12期
19 陈华;汪力;;太赫兹波在亚波长随机金属Al颗粒中的相干传播[J];物理学报;2009年12期
20 武腾飞;周常河;朱林伟;;飞秒激光诱导铬膜产生周期性微结构[J];中国激光;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艳;梁大开;曾捷;;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波长调制理论研究[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2 曾振武;梁大开;曾捷;杜艳;;单核苷酸多态性及一种新的检测方法[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3 袁一方;吴英才;郦炬烽;;表面等离子共振法盐度测量原理及实验[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程志强;宋炉胜;韩琪;朱劲松;;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的转基因样本高灵敏检测方法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王晓萍;;赤潮毒素大田软海绵酸表面等离子共振免疫检测方法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6 杨德兴;杨青;张豪;赵建林;;周期刻蚀应变长周期光子晶体光纤光栅传输谱的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六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宋炉胜;郭碧红;李少鹏;周文菲;汪之又;朱劲松;;高性能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生物传感器的构建[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方湘怡;王红理;刘纯龙;;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A];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陈相亮;刘乐;刘智毅;石恒;马绥华;何永红;郭继华;;基于相位型电光调制和偏振干涉调制方法的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10 荆庆丽;杜春光;高健存;;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的新应用——微弱磁场的测量(英文)[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新平;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及功能吸附材料富集分离痕量元素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黄妍;基于波长调制SPR折射率测量系统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包鸣;纳米薄膜界面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黄福祥;人体组织液中葡萄糖浓度的精密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张增福;基于微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系统的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孙颖;波长检测型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性能改进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曹振新;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信息获取和显示[D];东南大学;2005年
8 程培红;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增强硅基半导体材料发光[D];浙江大学;2009年
9 胡旻;周期阵列结构与电子注互作用机理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申溯;基于液晶及表面等离子效应的若干光器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宿文玲;波长与角度共同调制的SPR检测技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刘毅;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分析气体成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万艳;SPR传感器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张少华;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数值仿真及其检测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5 杜杉;超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设计与表面等离子波导耦合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梓;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测量技术的成品油检测[D];天津大学;2011年
7 王艳霞;基于SPR显示的理论与仿真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伏祥勇;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王慧;长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崇文;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扫描成像的DNA芯片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吴苡婷;科研一线的“当家人”[N];上海科技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