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长与角度共同调制的SPR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简称SPR)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光学现象。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具有实时监测、样品无需标记、灵敏度高、无背景干扰等诸多优点,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SPR基本原理是利用P偏振光在传输介质与金属薄膜界面处发生全内反射时,渗透到金属薄膜内的倏逝波引发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产生表面等离子体振动,当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波矢与入射光在金属切线方向的波矢分量相等时,就会发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本文是对棱镜结构的波长和角度共同调制的SPR检测技术进行的研究。用中心波长为840nm,带宽约为50nm的宽带光源入射,在以某一角度入射时,找到待测介质为空气时的共振波长,改变入射角度,其共振波长会漂移。本文以三个不同的角度入射,分别找出了相应的吸收谱线及共振波长,实验所得的波长漂移方向与理论值相吻合。
|
|
|
|
1 |
曾捷;梁大开;曾振武;杜燕;;基于SPR光谱分析的液体折射率测量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4期 |
2 |
吴英才,袁一方;基于折射率变化的一种新型盐度测量原理研究[J];光学学报;2005年02期 |
3 |
谢子斌,王取泉,周正国,熊贵光;Au-Ag-SiO_2复合纳米金属颗粒膜的共振特征[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4 |
张晓丽;梁大开;曾捷;赵志远;曾建民;;基于光纤SPR光谱分析的污水降解过程监测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02期 |
5 |
田仙花;王林;刘磊;王斌;徐晓轩;曹学伟;王玉芳;;金和银纳米粒子二维周期阵列的光学性质[J];光散射学报;2010年04期 |
6 |
刘镜;刘娟;王涌天;谢敬辉;;亚波长金属光栅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特性[J];中国光学;2011年04期 |
7 |
张锦龙;刘旭;李明宇;厉以宇;顾培夫;;利用棱镜结构高效率地耦合出表面等离子波[J];光学仪器;2006年04期 |
8 |
曾捷;梁大开;曾振武;杜艳;;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角度敏感特性的研究[J];光学技术;2007年02期 |
9 |
宋友林;刘刚森;赵会仙;贾瑜;胡行;;银纳米球壳二聚体的几何结构与电磁场增强共振波长的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年02期 |
10 |
吴英才;顾铮先;;表面等离子共振谱半波全宽的算法探讨[J];光子学报;2010年01期 |
11 |
曾捷,梁大开,曹振新;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温度传感器的研究[J];中国激光;2004年07期 |
12 |
;辐射源、光源[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7年04期 |
13 |
赵延瑞,王永昌;介质保护膜在表面等离子体波探测器中的应用研究[J];光子学报;2004年04期 |
14 |
曹振新;夏继江;;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共振波长的红移[J];光子学报;2008年10期 |
15 |
曹振新,梁大开,郭明江;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中膜厚与共振波长关系的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2003年01期 |
16 |
万艳;梁大开;曾捷;赵志远;张晓丽;;基于偏振分光棱镜的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系统[J];光学学报;2010年05期 |
17 |
孙梅;;表面等离子体亚波长光学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18 |
吴健,殷纯永,郭继华;表面等离子体波亚纳米指零系统[J];中国激光;2001年12期 |
19 |
陈华;汪力;;太赫兹波在亚波长随机金属Al颗粒中的相干传播[J];物理学报;2009年12期 |
20 |
武腾飞;周常河;朱林伟;;飞秒激光诱导铬膜产生周期性微结构[J];中国激光;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