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干涉测量光学元件的波前重建方法及其仿真研究
【摘要】:随着国防与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精密的光学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光学元件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获得高质量光学表面的关键技术在于能否提供可靠的、行之有效的检测结果指导加工。在传统加工中,加工和检测是分别进行的,使得加工效率低,精度不高。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有效的在位检测技术并进行反馈加工成为解决高精度光学元件急需的关键。光学剪切干涉测量法是一种不需要标准参考波面的共光路自比较干涉测量法,具有抗干扰、防震动等特点,是实现在位测量的有效手段。但是剪切干涉的干涉图不具有直观性,需要进行复杂图像处理与波前重建,从而限制了其应用。研究剪切干涉测量光学元件的波前重建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首先,干涉图需要进行图像处理。通常通过干涉仪所获得的干涉图是光强分布,并非干涉图像的相位分布。分别采用相移法和傅立叶变换空间载波法从强度分布得到相位分布,相位解包方法进行解包,编写了用于提取相位信息的傅立叶变换空间载波法和四步相移法的程序及其基于相位跳变区域划分的相位解包程序,为剪切干涉测量光学元件的系统提供了图像处理程序。
其次,需要重建波前。在对波前重建算法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Zernike多项式最小二乘拟合波前的拟合算法及其重构方法,编写了Zernike多项式波前重建算法程序,并给出了关键部分模块的流程图及其过程,为剪切干涉测量光学元件的提供了重建波面程序。
最后,根据横向剪切干涉原理和波像差公式,计算出各种波像差的剪切干涉图。用Zernike多项式的波前重建算法程序分析了剪切量、拟合阶数、波面函数和解方程方法对重建波面精度的影响,提高了波面的重建精度。以抛物面反射镜的为例,进行了横向剪切干涉测量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图像处理程序和重建波面程序正确,可以用于剪切干涉测量系统的数据处理。
|
|
|
|
1 |
刘德新,王天友,刘书亮,于吉超,李万众,熊树生;用剪切干涉高速摄影法测量内燃机缸内温度场的实验研究[J];内燃机学报;2002年04期 |
2 |
高必烈;剪切干涉仪的定量处理数学原理及采样处理技巧[J];光学仪器;2001年03期 |
3 |
徐德衍;平板剪切干涉元件的几个问题[J];光学技术;1981年05期 |
4 |
刘晓军,高咏生;显微剪切干涉表面粗糙度轮廓测量[J];中国测试技术;2004年02期 |
5 |
张永林,卜桂学;采用剪切干涉和虚拟光栅的三维形貌检测[J];光子学报;1996年05期 |
6 |
熊树生,陈勇,詹樟松,赵联春,周彩玲;剪切干涉法用于测量燃烧温度的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0年03期 |
7 |
曾秉斌,徐德衍,王润文;剪切干涉仪测量激光光束质量因子M~2[J];光学学报;1995年05期 |
8 |
刘晓军,章明,周莉萍,李柱;一种新型横向剪切发生器[J];光学精密工程;1999年03期 |
9 |
刘书钢;;剪切干涉图评价方法研究——两维剪切图的波面重构[J];光学仪器;1987年03期 |
10 |
刘晓军,高咏生;横向剪切干涉测量中准确的相位恢复算法(英文)[J];光学精密工程;2004年05期 |
11 |
陈颜;全息剪切干涉在光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
12 |
刘晓军,高咏生;显微剪切干涉表面粗糙度轮廓测量[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7期 |
13 |
舒朝濂;;使用平板剪切干涉图定量确定光束准直性的分析[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1985年01期 |
14 |
郭凤岐,周其麟;一种用莫尔技术测量分光板夹角的简易方法[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15 |
刘德新,刘书亮,王天友,于吉超,赵新顺,赵振武;火花点火发动机燃烧室内温度场的实验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2年05期 |
16 |
刘晓军,高咏生,章明,李柱;双折射晶体光学波前传感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7期 |
17 |
张永锋,何立群,赵锐,张海峰,赵刚;用改进的Wollaston激光剪切干涉法研究溶液薄膜的结晶过程[J];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
18 |
刘中本;汪平涛;孙桂林;董长秀;;用条纹扫描剪切干涉仪测量非球面面形[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
19 |
董文勇,王平;用偏振移相共路剪切干涉仪测量光学非球面[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20 |
朱勇建;尹韶辉;盛晓敏;唐昆;;两种非球面面形的光学测量方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