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超声速飞行器滑翔段制导方法研究

王威  
【摘要】: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具有较大的机动能力,是实现远程快速精确打击或力量投送的新型再入飞行器。高超声速飞行器有许多关键技术,本文以滑翔段制导算法为研究目标,系统研究了滑翔段飞行约束、飞行走廊、在线滑翔制导算法和预测校正算法的基本理论等问题。 滑翔段制导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参考弹道的标准轨道法和预测-校正制导法。第一种方法是根据飞行任务预先定义一条参考弹道,在飞行中把实际值和理论值的偏差信号作为控制器的输入,控制飞行器按照参考弹道飞行。预测制导法是根据当前的飞行状态由机载计算机实时求解剩余飞行段的控制量。随着机载计算机计算速度的不断提高,预测-校正制导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对滑翔段制导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首先在飞行约束的基础上建立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滑翔段飞行走廊,并对影响飞行走廊的因素进行分析。其次针对在过程约束与终端约束条件下的滑翔段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参考弹道在线生成方法,采用线性二次调节器(LQR)进行纵向弹道跟踪。侧向制导方法采用了基于航向角误差走廊的倾侧角反转控制策略。 本文拓展了飞行器标准轨道制导的新思路,探索了滑翔段在线制导算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崔乃刚;张立佳;;微型航天器与空间非合作目标交会制导方法[J];航空学报;2009年08期
2 卞伟伟;王良明;蒲元;;鸭舵-阻力环复合控制火箭弹制导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0年10期
3 王永寿;;战术导弹突防的回避制导方法[J];飞航导弹;1984年08期
4 贾沛然,汤国建;提高再入点精度的末助推级制导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5 马瑞萍;肖凡;许化龙;;一种基于零射程线的闭路制导方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0年05期
6 胡健;给定导弹目标线角速度的制导方法[J];战术导弹技术;2004年05期
7 李华滨,李伶;小型固体运载火箭迭代制导方法研究[J];航天控制;2002年02期
8 朱凯;齐乃明;秦昌茂;;动态调整航向角误差走廊的侧向制导策略[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9 屈书文;王贞;;武器制导方法[J];现代兵器;1989年05期
10 肖歆昕;李文皓;张珩;;亚轨道飞行器再入通道概念及应用[J];飞行力学;2011年03期
11 孙尚;杨博;李大伟;吴成浩;;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学规划的落点区域计算[J];航天控制;2011年01期
12 马场顺昭,塚崎孝夫,王永寿 ,于刚;具有加速度的导弹攻击高机动性目标的制导方法[J];航空兵器;1995年01期
13 H.L Pastrick ,汤善同;近程战术导弹的制导规律[J];现代防御技术;1982年02期
14 吴浩;郑总准;吴新显;;基于CMAC网络的飞行器再入标准轨道制导[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9年01期
15 郑总准;谢富强;王永骥;;高超声速飞行器多约束参考轨迹快速规划算法[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9年01期
16 张杰;唐硕;许志;闫晓东;;SRLV再入段制导的快速原型实现[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0年02期
17 倪永华;;防空导弹复合制导系统的结构——复合制导系统飞行弹道的转换匹配[J];飞航导弹;1981年07期
18 赵汉元;航天器再入制导方法综述[J];航天控制;1994年01期
19 张汝川;顾文锦;赵红超;;基于落角约束的超声速导弹制导方案研究[J];飞行力学;2009年03期
20 傅前哨;;高超声速的关键技术[J];航空知识;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友达;王振亚;卢笙;张涵信;张来平;;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推进系统一体化外形的数值模拟研究[A];2003空气动力学前沿研究论文集[C];2003年
2 杨红亮;史增民;袁军娅;;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热环境预测方法[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3 唐志共;;高超声速技术发展对地面试验的要求和现状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庄益夫;陈洁;潘长鹏;;一类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建模及非线性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5 郭正;刘君;王巍;;空中发射高超声速飞行器投放过程数值模拟[A];近代空气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俊春;胡军;吕孝乐;;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段滑模跟踪控制设计[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刘龙霞;贾启芬;刘习军;;高超声速飞行器中的贮箱类液固耦合初步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韩杰才;孟松鹤;杜善义;;高超声速飞行器与热防护系统[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9 胡磊;吴森堂;;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黄飞;程晓丽;沈清;;DSMC方法在高超声速平板的近空间气动特性分析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物理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鹏;带末端攻击角度约束的制导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郑立伟;预测制导理论在飞行器再入与大气层外拦截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谭丽芬;赤道椭圆交会轨道规划与制导方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王倩;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与仿真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葛东明;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变增益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张洪波;空间快速响应发射转移轨道设计与制导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朱凯;滑翔导弹再入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张大伟;航天器自主交会对接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刘鲁华;航天器自主交会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单永正;月球探测器软着陆的制导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威;高超声速飞行器滑翔段制导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廖海君;天基再入高超声速飞行器制导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田野;空间目标飞越式抵近观察制导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王光伦;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段预测校正制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宋志国;高超声速飞行器自抗扰姿态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赵晟;航天器深空再入返回制导方法分析与飞行仿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唐志明;高超声速飞行器编队协同制导及末段预测制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马伟;火箭弹一种制导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赵彪;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雪飞;高超声速飞行器气热弹多场耦合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晖;美国加快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N];中国航空报;2009年
2 所宣;柔肩担重任 铸剑护和平[N];中国航天报;2011年
3 邱霞;型号线上的导演[N];中国航天报;2002年
4 黄志澄;挑战飞行极速[N];中国航天报;2004年
5 ;21世纪的航空前沿技术[N];北京科技报;2002年
6 天荣;精确制导武器制导有方[N];中国国防报;2002年
7 赵彦;研究高超声速技术[N];中国航天报;2002年
8 胡滨;临近空间:一个不容忽视的焦点话题[N];解放军报;2008年
9 ;高超声速技术 引领航天运载器的革命[N];科技日报;2002年
10 商艳凯 记者 初霞;哈工大两团队跻身国家级[N];哈尔滨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