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热环境下光学头罩热辐射建模及仿真
【摘要】:
随着现代新军事技术变革到来,采用红外成像的探测跟踪制导,已经成为了当代各种高速精确制导飞行器必然发展趋势。当带有光学成像探测系统的飞行器在大气层中高速飞行时,它的光学头罩和大气之间发生剧烈的相互作用,进而产生了严重的气动光学效应。其中高温光学窗口和激波气体气动热辐射效应对成像器形成了辐射干扰,使红外图像噪声增加,导致光学成像探测系统成像质量下降,制导精度也因此而降低。
本文主要研究气动热环境下光学头罩热辐射效应。对头罩内的辐射传输进行建模仿真,利用得到的边界辐射热流,分析光学系统内的辐射传输过程,最终给出探测器上的辐射能量分布。
气动热环境下头罩内热辐射传输是辐射和导热耦合换热的过程。通过对头罩进行空间和角度的划分,给出了辐射传递方程和导热能量方程的离散形式。采用直角坐标系下的有限体积法求解头罩内的辐射传输,并把头罩内部辐射热流作为辐射热源项代入导热能量方程,求解头罩的辐射温度场,反复进行辐射和导热的迭代,直至辐射温度场收敛,最后给出头罩内表面的辐射热流。
采用反向蒙特卡洛法对光学系统内辐射传输进行建模。追迹红外探测器上每个像元上发射出的大量光线,模拟光线与每个光学元件的相互作用,统计到达头罩内表面每个微元面上的光线比例,并在Visual C++环境下编制相应的光线追迹程序,计算出辐射传递因子。根据辐射传递因子的互易性,计算出红外探测器上的辐射能量分布。
论文中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证明了头罩内部的辐射传输建模和光学系统内辐射传输建模是可行的。
|
|
|
|
1 |
黄伟;;气动光学及其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中的效应研究[J];飞航导弹;2008年03期 |
2 |
宋建全,刘正堂,于忠奇,耿东生,郑修麟;磁控溅射头罩镀膜膜厚分布模拟[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3 |
杨荆泉,刘圣军,田丰,杨健,高万玉;一种正压呼吸防护头罩送风量的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4年05期 |
4 |
周镜昆;ZN—3探空火箭头罩分离的分析及弹射分离器的设计[J];宇航学报;1994年03期 |
5 |
章文婕;全封闭空气隔离消毒防护面罩的研制[J];护理研究;2003年21期 |
6 |
杨晖;长波红外/毫米波双模复合制导导弹头罩研究[J];航空兵器;1999年03期 |
7 |
刘纯胜,李培田,费锦东;高速导弹光学头罩侧窗口制冷效果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0年03期 |
8 |
王海芹;输氧式防“非典”头罩的设想[J];医疗卫生装备;2004年06期 |
9 |
白明亮;新型颈部牵引治疗包[J];医疗卫生装备;1994年02期 |
10 |
杨晓颖,刘纯胜,顾永其;高速飞行器红外制冷头罩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4年06期 |
11 |
王勇;王强;李兴明;;大型空气加压舱中头罩的制作与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6年03期 |
12 |
陈澄,费锦东;侧窗头罩高速层流流场光学传输效应数值模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5年05期 |
13 |
段鹏飞;;双层介质传热模型在头罩热防护设计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0年03期 |
14 |
冯丽萍;刘正堂;;蓝宝石头罩增透保护膜系的制备[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0年04期 |
15 |
马竹先;战术战略导弹用高性能锥形整流罩[J];航空兵器;2000年05期 |
16 |
刘立业,柴舜连,毛钧杰;红外/毫米波导弹头罩材料的特性研究[J];飞航导弹;2001年01期 |
17 |
何竞;从“正”字说起[J];珠江水运;2005年05期 |
18 |
黄秋;陈亦庆;高志峰;;共形光学技术[J];光学技术;2009年05期 |
19 |
;湖南卫生防护工程公司[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1999年06期 |
20 |
;湖南卫生防护工程公司[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