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CdSe-TiO_2光/酶混合生物燃料电池
【摘要】:随着对太阳能开发的不断深入,染料敏化的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DSSCs)因具有低成本、环境友好和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等特性在众多光电转换装置中脱颖而出,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长期稳定性,各种染料被用于敏化纳米结构的宽能隙半导体TiO_2电极。其中,量子点(quantum dots, QDs)敏化的太阳能电池,因具有较大地发展潜力而被广泛研究。
本论文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electrostatic 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 LBL)技术,将量子点与[Co(Phen)_3]~(2+)或PAH有序组装到TiO_2薄膜基底上,成功构建了CdSe@CdS量子点敏化的TiO_2光电极。其中,LBL技术制备的量子点敏化的TiO_2光电极,包括两种类型的纳米膜结构:ITO/TiO_2/(CdSe@CdS/PAH)n (简称为Ⅰ型膜)和ITO/TiO_2/(CdSe@CdS/[Co(Phen)_3]~(2+)-PEI)n (简称为Ⅱ型膜)。多种光谱研究表明CdSe@CdS量子点成功地被组装到TiO_2薄膜基底的表面,并且沉积的量均匀,成膜质量好。其光电检测的结果表明,当组装层数较低时,两种类型光电极的光电性能均随着量子点多层的组装层数的增加而增强;当层数进一步增加时,光电性能反而降低。此外,Ⅱ型膜结构的TiO_2光电极虽然沉积较少的CdSe@CdS量子点,但光电性能要远高于I型膜结构的TiO_2光电极。
在此基础上,选取Ⅱ型膜结构的TiO_2光电极,采用LBL技术在其表面组装葡萄糖氧化酶/[Co(Phen)_3]~(2+)-PEI多层,成功制备了CdSe@CdS量子点敏化薄膜和酶膜复合的光/酶混合生物燃料电池的光电阳极。其具有良好的光伏特性,150 W氙灯照射下,产生显著的光电流,并且对光具有良好的即时电流响应。此外,当在PBS电解液中加入葡萄糖时,光电流强度显著增强,且其随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当葡萄糖浓度大于8 mM时,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电流强度几乎不变,即8 mM葡萄糖为饱和浓度。
|
|
|
|
1 |
崔晓楠;;以酶为基础的生物燃料电池[J];今日电子;2006年06期 |
2 |
;生物燃料电池[J];大科技(科学之迷);2006年06期 |
3 |
;利用微生物酶的生物燃料电池[J];电池;1982年01期 |
4 |
贾鸿飞,谢阳,王宇新;生物燃料电池[J];电池;2000年02期 |
5 |
宝玥,吴霞琴;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J];电化学;2004年01期 |
6 |
文哲;;未来生物燃料电池或使用混合燃料[J];技术与市场;2010年10期 |
7 |
郭永强,张萍,张文强;生物氢能机制模拟[J];节能与环保;2004年05期 |
8 |
孔方;藻类生物燃料电池[J];今日科技;1997年06期 |
9 |
;分子导线电刷技术推动体内生物燃料电池研发[J];大众科技;2009年07期 |
10 |
郭永强,张萍,张文强;生物氢能机制模拟[J];可再生能源;2004年02期 |
11 |
王珺,吴岚军,郭少朋;利用生物技术发展的新型燃料电池-生物燃料电池[J];现代科学仪器;2005年05期 |
12 |
张强;;张霞昌:纸质电池之父[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7年06期 |
13 |
刘均洪;王广建;;酶法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J];江苏化工;2008年03期 |
14 |
陈丁丁;;环保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与前景[J];绿色科技;2010年08期 |
15 |
李雨;;新型燃料电池可为人造器官供电[J];技术与市场;2010年07期 |
16 |
张宇,杨庆玲,毕可万;采用填充床阳极的甲醇生物燃料电池[J];生物工程学报;1996年03期 |
17 |
孙立贤;张箭;刘颖雅;褚海亮;邹勇进;范美强;徐芬;张耀;;氢的制备、储存、安全检测与生物燃料电池研究[J];合成化学;2007年S1期 |
18 |
吕丰;许鑫华;;生物燃料电池酶电极电化学性能研究[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6年02期 |
19 |
温青;刘智敏;陈野;李凯峰;;高锰酸钾用于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电子受体[J];电源技术;2008年09期 |
20 |
温青;郑洪涛;赵立新;朱宁正;;利用啤酒废水发电的上流式生物燃料电池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2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