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丙烷塔塔体材料16MnR钢的腐蚀行为及防腐对策
【摘要】:
脱丙烷塔是氯丙烯合成过程中的一个丙烯回收塔体,作为关键设备其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间整套生产装置能否正常连续生产。本文通过现场调研及实验室模拟腐蚀环境,对脱丙烷塔的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挂片失重试验、电偶腐蚀试验、电化学测试、EDS分析、XRD分析及宏观、微观形貌分析法对塔体材料的不同腐蚀行为进行研究,同时对7种防腐涂层进行优选,验证其现场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防腐对策。
经调研分析脱丙烷塔的腐蚀原因主要有四点:(1)由反应原料丙烯和氯气,急冷过程中的急冷液以及脱丙烷塔顶喷淋的液相丙烯带入了大量的水分,使得塔内形成了腐蚀性很强的高浓度盐酸;(2)不同材质的塔盘与支撑架间以及焊缝与母材间在盐酸介质中会存在电偶电势差,造成电偶腐蚀;(3)塔盘与降液板的特殊结构决定了积液区的存在,此处液流呈湍流状态,易发生冲刷腐蚀;(4)以前采用的防腐手段施工质量没有得到保证。
根据现场预测的塔体腐蚀类型,选取不同浓度的盐酸作为腐蚀液来进行实验室模拟研究。利用酸雾挂片及湿气挂片模拟现场闭塔运行及开塔检修时的工况条件,测得16MnR在均匀腐蚀时的年腐蚀速率,约为3.1mm/a;通过对母材及焊缝化学浸蚀后进行金相显微观察,发现焊缝处有明显局部腐蚀痕迹,而母材则腐蚀均匀分布,焊缝的耐蚀性比母材差;塔盘材质哈氏C-276合金的自腐蚀电位与支撑圈材质16MnR钢相差200mV左右,所以在偶接时形成的电偶腐蚀效应不可忽略,且阳极腐蚀速率随阴阳极面积比的增大,温度的升高而呈非线性增大;对16MnR钢
在不同温度差下进行电化学测试,腐蚀电流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选用氯丁烷和盐酸作为模拟腐蚀液对防腐涂层进行优选。通过耐溶剂性能及耐酸性能的研究,发现环氧改性玻璃鳞片涂层与无机陶瓷防腐涂层性能较好,可以考虑应用于现场,且对环氧改性玻璃鳞片涂层的破坏机理做了EIS研究,根据不同时期测得的波特图确定其等效电路,并进行分析。
根据对材质腐蚀行为的研究及对防腐涂层的优选,提出了工艺防腐与设备防腐并举的防腐对策。工艺方面主要通过在高温氯化反应器后及脱丙烷塔液相进料口前设立分子筛除水,在高温氯化反应器后设置一固碱干燥塔去除反应后生成的水分和氯化氢,收集脱丙烷塔排水管处液体进行无水氯化钙干燥再返回等方法进行除水。设备防腐方面除了施加涂层保护外,还要注意塔体加工方式,在焊接时要注意采用满焊而不是间断焊的方式避免狭小缝隙的存在,塔盘与支撑圈连接时注意绝缘处理来减缓电偶腐蚀效应,可以采用聚四氟乙烯绝缘垫片等。
|
|
|
|
1 |
龙军;茂油公司炼油厂第一预分离装置脱丙烷塔的改造[J];茂名学院学报;1991年00期 |
2 |
张赪;;乙烯装置脱丙烷塔结垢与模拟计算的探讨[J];乙烯工业;1992年04期 |
3 |
翟晓东;通过HYSYS模拟系统优化裂解装置脱丙烷塔操作[J];炼油与化工;2005年03期 |
4 |
李光松;;延长脱丙烷塔、脱丁烷塔运行时间的措施[J];乙烯工业;1993年01期 |
5 |
纪虹;;气体分馏装置提质降耗的分析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
6 |
吴凯,何小荣,邱彤,陈丙珍;脱丙烷塔的操作优化[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3年03期 |
7 |
季厚平;高低压脱丙烷系统流程探讨[J];乙烯工业;1997年04期 |
8 |
时龙辉;陈书果;曲波;曹钢;;异丙苯装置脱丙烷方案优化[J];石化技术;2006年02期 |
9 |
吕岩;;气分脱丙烷塔的模型建立[J];自动化与仪表;2008年08期 |
10 |
徐可军;门亚男;李井春;臧玉成;姜俊庆;;脱丙烷塔再沸器回水线水锤产生原因分析[J];云南化工;2010年05期 |
11 |
张永良;;脱丙烷塔再沸器化学清胶[J];金山油化纤;1983年Z1期 |
12 |
吴启龙,吴浩,陈育辉,李强;高效阻聚剂RIPP-1461的应用[J];乙烯工业;1999年02期 |
13 |
;SHBWR汽-液平衡模型及其在多元精馏计算中的应用(二)[J];化学工程;1978年02期 |
14 |
吴锦元;精馏过程模拟在脱丙烷塔技术改造中的应用[J];化学工程;1993年03期 |
15 |
吴锦元;精馏过程模拟在脱丙烷塔技术改造中的应用[J];化学工程;1994年03期 |
16 |
洪庆尧,李云龙;乙烯工艺阻聚剂的研制及工业应用[J];乙烯工业;1999年02期 |
17 |
李鑫钢,姜斌,王忠诚,孙津生,赵汝文;乙烯装置脱丙烷塔技术改造[J];化学工程;1997年04期 |
18 |
;乙烯装置用国产高压脱丙烷塔阻聚剂BL-628B国际领先[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8年12期 |
19 |
张威毅;江勇;王义;李晓光;;气体分馏装置的改造及成效[J];中外能源;2009年07期 |
20 |
乙烯课题组;脱丙烷塔带水与结焦的研究及对策[J];乙烯工业;199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