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考虑溢油损失的海洋平台结构构件目标可靠指标优化决策

马军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源缺乏问题的日益突出,石油资源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石油是国家工业发展规模的壮大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性能源。海洋平台作为石油开采的重要设施,其结构安全水平不仅与人员的生命财产有关,更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海洋平台结构安全水平的确定应当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主要参考因素,所以我们通常依据投资-效益原理对结构可靠指标进行优化,确定合理的结构设计安全水平。与此同时,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日趋严重,海洋平台一旦发生失效经常伴随着严重的溢油污染,因此我们在计算失效费用时,应当充分地考虑平台失效时石油泄漏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费用。本文对海洋平台结构失效溢油费用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依据环境科学相关理论,结合海洋平台自身特点,对平台失效时发生石油泄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评估,建立了合理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实现了海洋平台结构溢油污染损失费用的量化计算。 2.基于建立的溢油污染费用模型,完善失效损失费用模型,建立了海洋平台全寿命费用计算模型,结合现有研究,给出了其各种费用的计算方法。 3.结合海洋平台全寿命费用计算模型,建立了基于投资-效益原理的结构可靠度优化模型,计算分析轴拉构件的优化可靠指标,结果与校准法计算的可靠指标接近。 本文工作为海洋平台结构失效溢油环境污染费用计算提供了初步计算模型,为海洋平台结构目标可靠指标合理确定提供了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黄迪;宁波港船舶溢油防治任重道远[J];中国水运;2004年08期
2 陈林春;汪舟娜;;船舶溢油原因及其治理措施探析[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3 赵剑强,邓顺熙;溢油影响评价及其清除决策[J];交通环保;1996年01期
4 韦兴平;美国清除溢油新方法介绍[J];海洋环境科学;1991年01期
5 邓健;孙浩;谢澄;;基于随机数值模拟的溢油对敏感资源风险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7年01期
6 施欣;陈维皓;赵文朋;周舫震;;基于溢油模拟的船舶溢油污染风险评估[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13期
7 郑志康;;30万吨级原油码头的溢油风险与防控举措[J];化工管理;2021年34期
8 忻韦方;关于海面溢油扩散的计算方法[J];交通环保;1984年01期
9 崔洪然;;海上石油勘探溢油环境危害问题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年07期
10 蒲子芳;张炳路;尹冬冬;管成栋;张彦明;;冀东油田人工岛溢油漂移轨迹研究[J];环境工程;2016年S1期
11 章烈琪;尹自斌;史德宝;李品芳;庄学强;;正构烷烃气相色谱—质谱法在船舶溢油源鉴别中的应用[J];航海;2016年05期
12 韩龙;赵谱;;如何加强卫星遥感监视海面溢油工作[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02期
13 李春潮;赫伟建;文嘉鹏;;溢油模型在北极地区的应用案例分析[J];交通节能与环保;2021年06期
14 肖辉;阳志文;;管道水下溢油运动特征二维模型试验研究[J];水道港口;2020年05期
15 刘晓东;徐少南;贾庆林;薛红琴;王珏;;长江感潮河段溢油风险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J];水利信息化;2021年02期
16 张聪;袁晓娟;;海上油田溢油风险防控及处理措施研究[J];节能;2021年06期
17 王畅;尹松林;高阳;崔子浩;田兆硕;;基于无人机载多光谱相机的海面溢油分类方法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年03期
18 郭锦怡;刘毅强;田红薇;;溢油分散剂使用及过期处置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1年15期
19 欧阳锡钰;信书;耿宝磊;赵鹏;管宁;;浙江金塘港海域溢油扩散数值模拟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洪欣;马龙;于灏;尹聪;路晓磊;;海洋石油开发溢油风险应急响应框架体系研究——以埋岛油田为例[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的信息技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杨红;洪波;;国内外溢油模型理论研究及其应用进展[A];中国水产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4年
3 章文俊;赵明月;马龙;;基于激光荧光技术的港口溢油监测方法研究[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3)[C];2014年
4 刘春玲;乔冰;;溢油敏感资源预警系统初探[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马喜臣;;北方海区船舶溢油防治示范工程概況及发展设想[A];海峡两岸“海上溢油应急计划暨集装箱运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刘春玲;乔冰;李岱青;;溢油敏感资源保护方案综合研究[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邹亚荣;梁超;;“桑吉”油轮遥感监测溢油信息快速提取方法研究[A];第六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9年
8 孙维维;刘敏燕;孙安森;俞沅;;溢油源快速鉴别体系研究[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永宁;白春江;;大连海域船舶溢油遥感监测分析[A];1995-2009航海技术论文选集(第2集)[C];2010年
10 彭一峰;;广东海事船舶溢油监视监测建设方案初步构想[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1 汤军健;陈楚汉;温生辉;;罗源湾风险溢油数值模拟[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下册)[C];2013年
12 过杰;刘欣;谢强;;渤海溢油特点及对其生态系统影响——蓬莱19-3石油平台溢油[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3 王传远;胡晓珂;;燃料油的重度风化规律及其在溢油鉴定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4 张颖;王茜;张颖颖;侯广利;;声速法判断溢油污染物的特征及动态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海洋装备与海洋开发保障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5 俞沅;;高清晰度卫星遥感监视海面溢油的应用进展[A];中国航海学会1999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6 李品芳;殷佩海;;港口船舶溢油风险评价[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机电分册)[C];1999年
17 肖井坤;殷佩海;林建国;邵秘华;;船舶溢油响应设备优化布置决策模型[A];船舶防污染高新技术与区域合作研讨会暨第一届‘港口杯’船舶防污染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专集[C];2003年
18 肖井坤;殷佩海;林建国;邵秘华;;船舶溢油响应设备优化布置决策模型[A];中国航海学会2003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专刊[C];2003年
19 李斌;;浅议溢油分散剂在油污染防治中的应用[A];2005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0 李栖筠;李颖;马龙;白春江;;船舶溢油卫星影像解析[A];2008船舶防污染管理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石振华;海水溢油信息获取与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7年
2 王巧敏;分散剂对溢油行为及其特征组分影响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3 尹奇志;内河水面溢油在线监测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徐将;基于偏振双向反射差异的海面溢油光学检测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9年
5 赵金龙;持续泄漏溢油流淌火扩散和燃烧机理与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8年
6 徐进;海上固定雷达组网式溢油监测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7 陈宇男;水面溢油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测量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
8 熊善高;海域船舶溢油风险评估及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9 吴兆春;潮汐河道溢油扩展漂移的数值模拟[D];上海大学;2010年
10 刘朋;SAR海面溢油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1 石立坚;SAR及MODIS数据海面溢油监测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2 杨柏林;溢油分散剂处理燃料油对海胆的毒性效应影响与机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13 邵志国;寒冷地区江河溢油污染团风化迁移规律与时空分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4 高翔;溢油分散剂处理燃料油对海水青鳉胚胎的毒性效应及机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9年
15 唐达;基于长期监测海洋平台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16 冯景;基于SAR图像的海面溢油检测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7 周亚军;导管架海洋平台结构振动智能主动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18 姜独祎;海洋石油平台溢油在线监控预警集成系统研究与开发[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19 刘伟峰;海洋溢油污染生态损害评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0 崔永强;基于LIF的海面溢油连续区域油膜厚度反演算法研究[D];燕山大学;202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军;考虑溢油损失的海洋平台结构构件目标可靠指标优化决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高志波;基于溢油模拟的港口溢油污染风险分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陆翀;基于深度学习的水面溢油图像生成及其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
4 李文靖;适于浅滩水体的溢油收集设备及分散剂的优选[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5 吴继乐;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海面溢油检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彭陈;船舶溢油清污赔偿的线性评估模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冉玉茹;青岛港海区船舶溢油风险预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高清军;多种海况下的水下溢油数值模拟[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王祥;三峡库区溢油模拟及应急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舒思京;极化雷达溢油探测实验研究[D];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2020年
11 蒙天易;东江航道整治施工船舶溢油模拟及应急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9年
12 濮鸣锋;福建霞浦东吾洋海域溢油模拟[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13 于慧;输油管道穿越海湾溢油模型研究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4年
14 孙振邦;海面溢油网络化监测岸站软件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5 龚宁;海面溢油的微波散射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16 曲先超;基于MODIS的海面溢油指数研究及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17 刘伟;船舶溢油风险评估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18 臧娜;石化码头溢油风险评价实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9 田海潮;京唐港船舶溢油风险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20 侯懿峰;MODIS数据解析及海面溢油分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刘川;快速实时掌握海面溢油信息[N];中国海洋报;2013年
2 本报驻沪记者 赵虎;中国何以应对溢油风险[N];中国水运报;2009年
3 记者 陆琦;渤海溢油影响海域生态尚未恢复[N];中国科学报;2012年
4 ;发现溢油分布区总面积约20.7平方公里[N];中国海洋报;2018年
5 特约记者 袁伟;拔得头筹之后[N];中国海洋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孟庆丰;动静结合锁溢油[N];中国交通报;2012年
7 记者 罗沙;调查组令康菲对溢油损害负起责任[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记者 罗沙;联合调查组强调:溢油赔偿必须维护渔民权益[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9 记者 孟庆丰 特约记者 董竞敏;跟踪浮标让溢油“有迹可循”[N];中国交通报;2010年
10 李明春;海面溢油鉴别国标将出台[N];中国海洋报;2006年
11 新华社记者 陈健 王宇 胡俊超;康菲溢油:比表态更重要的是行动[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12 本报评论员 丁永勋;堵住康菲留下的管理“溢油点”[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13 特约记者 董竞敏;跟踪溢油有了“千里眼”[N];中国交通报;2010年
14 记者 张帆 通讯员 林燕 陈鸥鸥;防溢油,未雨先绸缪[N];浙江日报;2010年
15 本报记者 郑恩红;激光微波齐上阵 让溢油无处遁形[N];中国航天报;2021年
16 本报记者 白晶;溢油清理技术研发缺乏持续投入[N];中国能源报;2012年
17 记者 李明春通讯员 刘向群;我国溢油鉴别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海洋报;2007年
18 本报记者 程宇婕 仝晓波;渤海湾蓬莱油田溢油事件始末[N];中国能源报;2011年
19 本报记者 白舒婕;渤海湾溢油事件远未结束[N];新农村商报;2012年
20 本报记者 包凌雁 通讯员 梅胡;宁波港拒绝“溢油”污染[N];宁波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