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地震与腐蚀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廖井雄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现在以及今后都将是一种重要的建筑,世界上大量的混凝土结构由于环境荷载作用、疲劳效应、腐蚀作用,都面临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倒塌的危险,给国民经济及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腐蚀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影响非常明显,腐蚀作用不仅使混凝土密度增大,还会降低钢筋混凝土的粘结力,钢筋锈蚀膨胀,混凝土胀裂,使得结构自振周期增大,抗震性能下降。因此,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腐蚀与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对腐蚀结构抗震性能的准确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 首先,根据混凝土腐蚀机理,从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二者的粘结关系的变化分析了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在微观上,根据温度膨胀环原理,对一个经受现场腐蚀的钢筋混凝土柱子进行了钢筋锈蚀的数值分析,得出了混凝土应力和损伤随着钢筋锈蚀发展的变化过程。 其次,通过现场腐蚀实验数据得到混凝土与钢筋的劣化规律,选用实体单元建立了单层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地震响应时程分析。为了研究腐蚀作用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根据试验数据得到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分析了不同腐蚀条件下结构的自振频率的变化,并比较了地震作用下不同腐蚀条件下结构加速度、位移、应力和损伤结果。 再次,研究了用实体单元模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有效性。课题分别用ABAQUS和ANSYS对一个十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对两种软件的模拟效果作了评价。通过模态分析,比较了两种软件所得的结构前十阶自振频率和振型;通过时程分析,得到了结构各层的位移与加速度响应,并与振动台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 最后是结论,从宏观和微观上说明了腐蚀对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构件的影响,指出了腐蚀是如何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同时,分析比较了用实体单元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响应优点和不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薛武平;钢筋混凝土框架的P-△效应[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2 汪梦甫;框架-剪力墙结构自由振动的模态综合解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3 汤昶,杨伟军;框架结构基于抗震可靠性的损失估计与优化分析[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4 杨永江;一梯两户多层异形柱框架结构住宅[J];住宅科技;1997年02期
5 张永胜;姬慧;;爆炸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安全优化设计[J];兵工安全技术;1998年03期
6 廖河山;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简化分析方法[J];建筑结构;1999年06期
7 苏原;住宅建筑框架结构中的几个问题[J];住宅科技;2000年10期
8 吴应雄;框架结构设计主要技术指标的分析与控制[J];福建建筑;2001年01期
9 邵长栋,李卫红;框架结构工程设计与施工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J];建筑技术开发;2001年07期
10 于春雷;框架结构节点核心区施工要点[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S1期
11 朱光钧;;多层住宅建筑设计与结构形式的选择——砖混结构与框架结构在多层住宅中应用的综合分析与比较[J];电器工厂设计;2002年01期
12 韩学燕;多层住宅中框架结构与砖砌体结构的比较[J];山西建筑;2004年02期
13 杜宜东;预应力在混凝土框架中的应用[J];广西城镇建设;2004年05期
14 贺翠青;框架结构设计技术措施[J];山西建筑;2005年05期
15 丁立娟;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形成原因及防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6 叶少青;某环状框架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J];山西建筑;2005年20期
17 张伟;梁兴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研究[J];建筑结构;2006年02期
18 史晨鸣;张峥;;中国建筑师对传统与现代问题的探索及其讨论[J];山西建筑;2006年11期
19 刘海卿;彭博;杨飞;;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MA)阻尼器的结构被动控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0 王喜华;;现浇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设计[J];广东建材;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冯强;林峰;;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有限元模型[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2 葛轶强;张其林;;半刚架模型在抗震分析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倪志伟;贾瑞玉;;面向对象的框架结构设计[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4 杨建国;;框架结构爆破倒塌的有限元动态模拟分析[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5 杨智广;费鸿禄;张立国;郭宝义;;不同结构建筑在同一场地的爆破拆除[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6 崔勇;;手性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设计组装及催化性能[A];第七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吕超兵;刘茂龙;吴超;张季超;;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8 白代春;范幸义;;基于RC框架结构的优化程序设计[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何金胜;王社良;;楼板面外刚度对框架结构抗震分析的影响[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10 赵艳林;韦树英;;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塑性极限分析的有限线半解析法[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义;地震激励下在役RC框架结构力学行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2 袁景;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倒塌破坏仿真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3 闫培雷;考虑隔墙影响的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及地震灾场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石宏彬;框架结构填充墙影响及强梁弱柱成因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5 王斌;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构件及其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晓峰;框架结构动力稳定性分析的新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7 颜昌武;岩质边坡地基与上部结构及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8 刘传卿;框架结构的连续倒塌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9 陶清林;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尺度力学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10 黄雅捷;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性能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萍;混凝土结构基于静力弹塑性方法的研究和应用[D];新疆大学;2005年
2 王春波;摩擦耗能支撑框架结构减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王赫;受压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龚洪兵;基础隔震与悬挂隔震非线性时程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孙扬;楼板对RC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莲花;地震区异型柱框架结构工程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7 刘春良;桁架和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李绍军;自攀爬机器人结构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杜志强;基于性能的RC框架结构抗震加固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10 杨迪雄;空间非对称框架结构的控震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春辉;现代企业制度框架结构初步形成[N];人民邮电;2001年
2 朱洪光;沈阳最高框架结构拐角楼成功爆破[N];中煤地质报;2007年
3 安国强于海涛;青岛客站框架结构主体施工进入冲刺阶段[N];人民铁道;2007年
4 记者 朱波;5层大楼5天“搬家”57米[N];长江日报;2008年
5 记者 郭靖 通讯员 王人扬;节能建筑向粘土砖瓦说“不”[N];宁波日报;2005年
6 姚俊芳;浅议财务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N];山西日报;2004年
7 本报特约通讯员 成都地产报道记者  吴雪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华超;砖混?钢混?且听专家分解[N];中国建设报;2006年
8 杨忠文 胡均 付蕾;安徽淮北发现东汉时期砖石混合框架结构墓[N];中国文物报;2005年
9 同济大学上海同设建筑设计院副院长 邱玉东 同济大学上海同设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 季万江 上海华东建设发展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赵德良;海尔斯蜂巢轻质墙体在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应用[N];中华建筑报;2010年
10 高永生;首建集团承建的亿元项目奠基[N];中国冶金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