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周期性复合材料有效性能的均匀化计算

黄富华  
【摘要】:本论文应用双尺度渐近展开均匀化方法,考虑了组分材料性能、纤维的形状、材料与几何随机性,对周期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能进行了研究。从小参数位移展开形式出发,应用了线弹性问题的控制方程,采用摄动展开得到了一系列的摄动方程,引入了特征函数和均匀化系数得到了均匀化方法的基本理论公式。 结合均匀化方程中特征函数的控制方程,利用最小位能原理推导了求解特征函数的有限元列式。通过对特征函数的进一步推导,得到作用在单胞内部材料边界上分布力的具体形式,提出了求解特征函数的边界力方法。本文中提出的边界力方法,解释了均匀化系数构成的物理意义,增进了对均匀化过程的理解。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便捷的实现了求解特征函数的边界力方法,并与热应力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一致的结果。 在对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效性能研究中,讨论了边界条件、单胞选取、纤维体积分数、纤维排列、纤维形状对宏观性能的影响。对于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采用两次均匀化预报了宏观有效性能,并考虑了纤维体积分数和编织角对宏观有效性能的影响。 从灵敏度分析的一般理论出发,结合均匀化系数的有限元计算公式,推导了均匀化系数的灵敏度计算公式。针对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计算了均匀化系数对于弹性模量、泊松比、纤维体积分数、纤维形状的灵敏性系数。考虑了设计参数、网格尺寸对灵敏度计算精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引入了标准化的灵敏度系数,比较了同一设计参数对不同均匀化系数的影响程度。 针对复合材料细观微结构的随机性,将地质统计学中的空间变异理论,包括变异函数(变差函数),克里金估计方法引入到应用均匀化方法对复合材料有效性能的预报中。提出了复合材料性能的随机分析方法,其中包括密度函数的克里金近似,基于克里金的积分近似。考虑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弹性模量、泊松比、纤维形状的随机性对宏观性能的影响,计算了宏观性能的均值与方差,并同Monte Carlo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闫国亮;王殿生;刘金玉;隋宏光;;基于均匀化方法的周期性缝洞型介质渗透率的数值计算[J];煤炭学报;2011年09期
2 杨莹;;中国复合材料产品市场将持续增长[J];玻璃钢;2011年02期
3 ;日本国复合材料企业代表到协会拜访任振铎会长[J];全面腐蚀控制;2011年07期
4 ;《复合材料学报》征稿简则[J];复合材料学报;2011年04期
5 ;欢迎订阅《复合材料学报》[J];复合材料学报;2011年04期
6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推出新型防静电复合材料[J];塑料制造;2010年03期
7 杨莹;;提高复合材料的表面光滑度[J];玻璃钢;2011年02期
8 ;高镁铝合金-膨胀矿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J];铝加工;2011年04期
9 马连华;杨庆生;;含流体夹杂弹性介质有效性能[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0 ;复合材料孔加工方面的新进展[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11年04期
11 倪东惠;谭文昌;郑军君;罗汇果;李元元;;Si含量对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1-x)Ti_3SiC_2+xSiC复合材料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1年06期
12 贾娜;李嘉禄;;不同温度下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研究进展[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3 焦小莉;蒋荣立;吕慧;姚丽鑫;安茂燕;;聚噻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现状[J];辽宁化工;2011年07期
14 赵远;黄伟九;;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年07期
15 曾宗强;黄茂芳;余和平;王蕊;彭政;;改性纳米碳酸钙填充天然胶乳的超微结构及热稳定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8期
16 杨丑伟;王香梅;张晶;郭燕鸿;;壳聚糖/聚氨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1年04期
17 李勇;;基于ANSYS的混凝土有效弹性模量模拟分析[J];山西建筑;2011年24期
18 张保林;;(TiB_2+Al_3Ti)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制[J];湖南农机;2011年07期
19 韩姗姗;何文;张旭东;闫顺璞;杜晓永;闵丹丹;;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研究概况[J];山东陶瓷;2011年02期
20 王溪繁;王国和;;植物纤维增强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研究探讨[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祥;刘应华;冯西桥;岑章志;;确定复合材料屈服准则的数值方法[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刘健;刘夏;杨庆生;;大变形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行为[A];2009年度全国复合材料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邢誉峰;杨阳;;一种新的杆特征单元[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何九领;鲁金华;;复合材料失效分析[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5 刘时风;王勇;陶雪荣;陈显锋;;AU2000声-超声复合材料检测系统研制[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佟景伟;沈珉;王世斌;李鸿琦;穆祥新;;复合材料变形与损伤的光力学细观实验系统[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郜永娟;刘正英;杨鸣波;;注塑成型CB/iPP/HDPE复合材料电性能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谭祥军;杨庆生;;短碳纤维含量对熔石英玻璃陶瓷性能的影响[A];复合材料力学的现代进展与工程应用——全国复合材料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马寒松;;纤维型Microstretch复合材料的面内有效弹性模量预测[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10 张昌天;李晶晶;江大志;肖加余;;二维点阵复合材料圆筒结构软模辅助缠绕成型及轴向压缩性能研究[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富华;周期性复合材料有效性能的均匀化计算[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岳小鹏;木质素在PVC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袁辉;碳/碳复合材料刚度与强度预测模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聂军武;CoFe_2O_4-BaTiO_3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袁磊;利用反应烧结法制备Si_3N_4复合材料及其多孔材料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许文娇;废弃环氧树脂再生技术及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尹昌平;共注射RTM制备承载/隔热/防热一体化复合材料[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康建立;铜基体上原位合成碳纳米管(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D];天津大学;2009年
9 唐绍锋;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的双尺度渐近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庄健;Cu/TiC复合材料的制备,组织结构及摩擦磨损行为[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科;均匀化理论和复合材料电磁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舒乐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粘弹性性能预测[D];湘潭大学;2010年
3 孙涛;周期复合材料双曲型波动问题多尺度渐近展开和有限元解法[D];郑州大学;2007年
4 雷丽娟;Neuman边界热导问题的多尺度分析及混合元方法[D];郑州大学;2008年
5 聂坤;代数三角混合插值求解均匀化问题[D];郑州大学;2010年
6 徐长玲;两种生物降解高分子/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7 王萌;Ti_f/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张笔峰;先驱体转化C/SiC复合材料本征及服役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陈文权;基于石墨烯纳米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10 李新新;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声学性能分析与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林文;复合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N];中国建材报;2008年
2 王讯;我国最大“以铝节铜”复合材料基地开工[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3 梁亚宏;美国用复合材料制成机器人“电子皮肤”[N];中国建材报;2010年
4 黄浩宇;复合材料在医疗及娱乐领域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10年
5 于小凡;荷兰推出能承载60吨重复合材料桥[N];中国建材报;2011年
6 记者 徐一新;中航复材今年实现复合材料项目全面开工[N];中国航空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庞利萍;亚太复合材料市场迅速崛起[N];中国化工报;2011年
8 廖玉荣;新型不燃复合材料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11年
9 范凯;复合材料在客运轨道市场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叶子;复合材料为何有市场?[N];中国环境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