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力学基础研究

兰鑫  
【摘要】:形状记忆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它在热激励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大的可回复变形。常规的树脂基复合材料主要考虑材料的刚度、强度等静态或准静态的力学承载性能。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主要考虑材料的驱动、变形等动态的力学致动性能,除具有结构承载性能外,还具有主动变形的功能特性。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有望推动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智能主动变形结构(如空间可展开铰链和可变翼飞行器的机翼蒙皮)的发展。 本文研究了一种面向航天使用需求的环氧形状记忆聚合物,表征了其基本热-力学性能,并重点考察了其在模拟空间环境下的性能。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碳纤维增强的环氧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力学性能表征。此外,还重点完成了其在大挠度弯曲变形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研究。最后,完成了基于该复合材料的空间可展开铰链结构的设计、研制和展开验证。 首先,本文作者所在研究小组自行合成了系列的环氧形状记忆聚合物,在此基础上,本文优选了一种较适用于航天使用要求的环氧形状记忆聚合物。结果表明,该材料不但化学稳定性和热-力学性能优良,而且其形状记忆性能良好,如在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的可回复应变较大(约为50%)。其在模拟空间环境(-100°C到+80°C温度环境、106Gy的γ射线辐射和8.7×10-4Pa的真空环境)的基本热-力学性能良好,玻璃化转变温度适宜(100°C),基本满足相关航天结构材料的使用要求。进一步,本文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的环氧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其在室温的力学性能与同类常规复合材料相当,其在大挠度弯曲变形条件下呈现纤维屈曲变形模式。在经历多次弯曲变形循环后,其变形回复率较高(5次以内100%,25次以内97%),且经辐射后(106Gy),其变形回复能力无明显衰变。 其次,本文在镍粉/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施加一定强度的静态磁场,使得镍粉沿着磁场方向定向排布,待复合材料固化后,定向排布的镍粉被固定在复合材料中,形成非均匀微观结构。研究证明了镍粉成链结构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有增强作用。这种链状排布结构在经历多次循环变形后仍能保持其固有微观形貌,即保证了其电驱动性能的稳定性。 此外,本文建立了纤维增强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在大挠度弯曲变形条件下的屈曲分析力学模型,给出了材料屈曲变形关键参量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单向纤维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局部后屈曲行为,以根据基体和纤维的特性来预测材料的变形性能。处于弯曲变形状态的复合材料的横截面分为三个区域:非屈曲拉伸区、非屈曲压缩区和屈曲压缩区。引入三个变量:临界屈曲位置、中性面位置和纤维屈曲半波长。建立了系统能量的应变能表达式,且根据最小能量原理,得到了其在弯曲变形过程中关键参数的表达式,包括临界屈曲的曲率、临界屈曲位置、中性面位置、屈曲纤维的波长、屈曲纤维的振幅和复合材料的宏观应变等重要参量。当曲率由无穷小逐渐增大至某一临界曲率时,材料开始出现纤维屈曲。当曲率大于临界曲率时,材料中性面向外侧受拉区域移动,且临界屈曲位置逐渐向中性面靠拢,屈曲纤维的半波长相对稳定,而其振幅显著增大。随着基体剪切模量的升高,复合材料临界曲率和纤维屈曲振幅上升,纤维屈曲临界半波长下降,复合材料临界应变也上升。对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屈曲变形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理论预测的准确性。通过碳纤维的屈曲变形,以较小的碳纤维的材料应变,获得了较大的复合材料的宏观应变,进而使其复合材料结构获得了较大的结构弯曲曲率。 最后,完成了基于纤维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空间可展开铰链结构的设计、研制和展开验证。优化设计了形状记忆复合材料铰链驱动结构,其主要部件为两片背对的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片层结构,优化设计了该铰链片层的厚度、横截面的圆弧角度、固定端和加热方式等关键参数。研制了空间可展开铰链原理样机,实现了其电驱动展开(电压20V、功率28W、展开时间100s和展开角度140°),展开力矩在展开回复过程中减小。在地面模拟失重条件下,完成了该铰链驱动太阳能电池阵模型的演示验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缪正华;于月民;丁元柱;;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梁的弯曲变形[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周卿;卢洋;;热致形状记忆聚合物研究进展[J];橡塑资源利用;2010年04期
3 魏堃;朱光明;唐玉生;;电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07期
4 舒浩然;;基于粘弹性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力学性能研究[J];江苏航空;2012年S1期
5 李兆龙;;奇妙的形状记忆聚合物[J];今日科技;1988年10期
6 刘德春;聚氨酯类形状记忆聚合物[J];合成橡胶工业;1989年01期
7 沈云初;;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开发[J];橡胶参考资料;1989年01期
8 郭瑞斌;胡惹惹;李莉;孟劭聪;莫尊理;;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应用[J];化学教育;2014年16期
9 杨永春,王永岗;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在结构损伤模拟实验中的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03年12期
10 张静;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在智能纺织品中的应用[J];上海纺织科技;2004年02期
11 姜敏,彭少贤,郦华兴;形状记忆聚合物研究现状与发展[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5年02期
12 胡金莲;刘晓霞;;纺织用形状记忆聚合物研究进展[J];纺织学报;2006年01期
13 武秀根;郑百林;贺鹏飞;杨青;;增强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J];材料工程;2006年S1期
14 刘国勤;关春龙;朱贺;彭进;张琳琪;夏绍灵;王春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河南化工;2007年07期
15 王正道;李郑发;;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变形机理及航天应用[J];功能材料信息;2007年05期
16 李郑发;王正道;;形状记忆聚合物热力学本构模型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05期
17 张世锋;姚兴芳;冯亚凯;李建章;;可降解形状记忆聚合物研究进展[J];热固性树脂;2009年05期
18 朱光明;魏堃;王坤;;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8期
19 ;我国在形状记忆聚合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J];传感器世界;2010年12期
20 ;形状记忆聚合物研究获新进展[J];塑料科技;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鑫;吕海宝;吴雪莲;张大伟;王肖华;刘彦菊;冷劲松;;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及其在展开结构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李郑发;王正道;畅若妮;;形状记忆聚合物粘弹特性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冷芳芳;谭祥军;;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研究近展[A];北京力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胡金莲;丁雪梅;;形状记忆聚合物用于开发智能纺织品[A];第二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时光辉;杨庆生;;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等效力学性能研究[A];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智能与功能复合材料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赵军;王晓燕;陈敏;赵晓东;王祯文;党智敏;Lan Ma;陈凤华;;基于聚烯烃的新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7 陶然;时光辉;杨庆生;;形状记忆聚合物基于本构模型的数值方法[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王正道;汪越胜;;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屈曲变形分析模型[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9 宋卫宾;王正道;;环氧树脂基形状记忆聚合物制备及性能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郭晓岗;刘立武;刘彦菊;冷劲松;;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蠕变与应力松弛行为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谭巧;形状记忆环氧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典型力学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龚韬;形状记忆聚合物微结构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顾建平;热致非晶态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本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5 郭晓岗;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6 吕海宝;电驱动与溶液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混合体系及其本构方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张大伟;苯乙烯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光、磁驱动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兰鑫;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力学基础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张风华;电纺法制备形状记忆聚合物微米复合纤维薄膜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邬建辉;特种镍粉制备新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世亮;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形状记忆行为和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2 曹鹏宇;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仿生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3 彭宁;基于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可展开天线设计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孙梅;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骨折外固定器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郑晓春;形状记忆聚合物反应器的设计、合成及其可控催化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6 赵建宝;聚苯胺/环氧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7 杜明昊;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回复速率及其温度影响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8 王亚飞;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征及其在空间可展开结构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杜昀桐;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可变形蜂窝结构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郑晗;基于聚氨酯的多重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制备与挤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淑琼;超细镍粉市场前景广阔[N];中国冶金报;2000年
2 树其;超细镍粉成市场新宠[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0年
3 刘学勤;吉林确定铁镍粉和钼为产业重点[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4 中兰;超细镍粉制备技术治理荒漠化新材料通过验收[N];中国化工报;2005年
5 武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王海雁;纤维增强水泥板及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的最新发展[N];中国建材报;2007年
6 ;实现资源再利用 雾化法生产镍粉[N];中国环境报;2002年
7 刘昕;我自主制备纤维状超细特种镍粉[N];中国化工报;2003年
8 伟田;纤维状超细特种镍粉制备取得突破[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9 钱松;纤维长度增 材料性更优[N];中国化工报;2003年
10 赵楠 白婧 黄学光;纤维增强陶瓷用碳化硅纤维专利分析[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