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频谱资源利用研究

林威  
【摘要】:认知无线电技术在提出以后一直被认为是解决频谱拥塞和频谱利用率低下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可应用于以伺机方式使用授权频段的空闲频谱资源的非授权系统中,如IEEE 802.22系统通过认知无线电技术利用广播电视频段来实现偏远地区的宽带接入。尽管包括802.22在内的非授权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然而到目前为止,应用前景依然不太明朗。解决有效频谱利用的问题不能只依靠非授权系统来解决,对于正在运营的授权系统也同样需要考虑如何提高频谱利用效率。提高主流的授权无线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会更有效地解决无线频谱资源的利用问题。 不同系统间存在频谱资源利用不均的问题,有些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一直都比较低下;有些系统虽然整体频谱利用率较高,但在某些时段和某些地区也存在利用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在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频谱共享和频谱资源再分配,可以解决频谱资源利用不均的问题。非授权系统通过伺机频谱利用的方式与授权系统实现频谱共享,这种方式也可以推广到其他系统中解决在异构网络环境下的频谱资源分配问题。 伺机利用频谱的认知无线电系统首先需要发现可利用的频谱资源,频谱利用的效果与频谱检测的性能、频谱接入的策略密切相关,频谱检测和频谱接入都是本文的研究问题。本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 第一,界定了频谱资源的概念,分析了各种无线技术对频谱资源的利用的不同情况,并从频谱空间的角度进行了归纳。在频谱资源空间模型基础上,对认知无线电技术应用于非授权系统与授权系统的不同情况分别加以说明,并指出两种不同情况在关键技术和研究重点上的差异。分别针对认知非授权系统与认知授权系统的频谱资源利用方案,给出了评价标准的一般框架。 第二,分析了不同的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和噪声不确定度对其的影响;提出了离散和连续形式的噪声不确定度模型,并给出了以平均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为评价指标的检测器的设计准则。相比以往对噪声不确定度下的检测性能研究给出了更准确的分析。检测器的判决门限可以通过噪声方差分布的先验知识来确定,从而得到噪声不确定下的最佳平均检测性能。 第三,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角度研究认知无线电系统合作感知问题。忽略不可靠用户的检测结果,采用部分融合的方法可以提高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检测性能。通过研究发现对于特定的在线用户规模,存在一个最佳的参与融合用户数。可以固定选择每次检测的融和用户数使系统平均检测概率最大,或根据每次检测的接收信号状况动态调整参与融合的用户数可以使每次检测的性能最佳。 第四,在多模终端和认知无线电技术基础上提出以终端为主导的频谱分配方案,并与以网络为主导的集中式频谱分配方案进行比较。从运营商角度讲,尽管以终端为主导的频谱分配方案中每个用户并不知道其他用户的情况,仍然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接入策略可以达到较高的频谱利用效率,在有些条件下甚至可达到与全局优化方案相同的利用效率。从用户角度讲,多模终端的自主切换有利于在移动环境中保障用户的业务QoS。 第五,说明了未来无线通信对下一代多模终端的需求,并对认知无线电技术在下一代多模终端中的应用前景及实现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多模终端的体系结构及其工作机制以支持频谱资源分配方案,并对终端实现所需的各种使能技术进行了论述。 第六,提出了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建模方法及仿真系统的设计。仿真系统基于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有利于仿真系统的扩展和改进。仿真系统采用离散事件驱动机制可以对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进行模拟。仿真系统以信道作为关注的焦点,也可直接观察到所有收发信机的情况,便于对频谱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价。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史琳;;认知无线电技术对未来移动通信产业的影响[J];现代电信科技;2009年12期
2 王琪;;认知网络概念及技术要求[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杨浏;;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及其运用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09期
4 王斯瑶;付琳;;认知无线电技术[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6年04期
5 张诚;郭毅;魏琴芳;王敏琪;迟蕾;;无线电应用发展及频谱管理新特点——专访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 谢飞波[J];数字通信;2010年01期
6 陈东;李建东;李维英;;认知无线电与WLAN的融合技术[J];中兴通讯技术;2007年03期
7 赵陆文;周志杰;缪志敏;惠毅;;浅析认知无线电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J];无线通信技术;2007年04期
8 邱晶;;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动态频谱接入[J];移动通信;2008年18期
9 张爱清;叶新荣;丁绪星;;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管理技术[J];移动通信;2009年06期
10 陈金鹰;李晓华;陈斌;蔡方凯;;认知无线电应用讨论[J];通信技术;2009年10期
11 张新春;何世彪;胡智伦;;基于图论的动态频谱分配[J];无线通信技术;2010年01期
12 冉明华;;认知无线电频谱检测技术[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年05期
13 刘婧迪;潘峮;张欣;杨大成;;认知无线电频谱转换技术浅析[J];现代电信科技;2009年03期
14 彭玉芳;;认知无线电技术及频谱管理[J];中国无线电;2009年07期
15 刘光发;孙剑平;;基于认知无线电的舰艇短波频谱管理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01期
16 朱华进;赵晶;曹诚;;认知无线电在电磁频谱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年10期
17 李波;刘勤;李维英;;认知无线电技术[J];中兴通讯技术;2006年02期
18 滕晓云;于宏毅;袁佳;;基于SVM的频谱接入准则设计[J];电信科学;2009年06期
19 刘小洋;邵玉斌;;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共享技术[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9年09期
20 彭伟夫;江天明;;认知环境中一种改进的CSMA接入方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聪;宋志群;刘芳;;认知无线电中频谱分配方法的研究[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罗凡;陈金鹰;;认知无线电在震后应急通信中的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周骥;;浅谈认知无线电在军事领域的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彭开志;杨平;王书诚;;认知无线电在通信系统中应用研究[A];2011船舶电气及通讯导航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刘庆军;毕少筠;孙进;刘天雄;;认知无线电技术在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应用前景[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9组合导航与导航新方法[C];2012年
6 李俊葶;陈金鹰;刘庆丰;徐广伟;;浅谈认知无线电[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郝才勇;;基于认知无线电的频谱管理策略[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赵滨;马锴;关新平;;区分信道的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分配算法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刘庆丰;陈金鹰;李俊葶;卓有福;;基于认知无线电的高效频谱利用技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苏胤杰;蒋铃鸽;何晨;;基于协作通信的认知无线电中继有效位置分析[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威;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频谱资源利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杨磊;认知无线电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贺新颖;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认知无线电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4 张国斌;认知无线电系统资源管理与分配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裴二荣;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资源优化分配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胡富平;基于能量检测的认知无线电协作频谱检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思野;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协作通信和频谱管理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马志垚;认知无线电中基于时—频—空三维空洞的机会接入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9 靳庆庆;认知无线电网络动态资源优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鲜永菊;面向服务质量保障的认知无线电核心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艳;面向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测量与信道占用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陈斌华;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频谱预测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黄威;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协作频谱感知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齐博;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共享问题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侯丽梅;基于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技术[D];燕山大学;2010年
6 路瑶;认知无线电中的分布式接入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锴;基于能量检测的认知无线电协作检测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赵新蕾;认知无线电中基于主从用户差异性的调度算法[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韩立平;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动态频谱共享与利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张建华;基于博弈论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算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卢子月;认知无线电让网络不再拥挤[N];通信产业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朱杰;无线频谱资源的优化者[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3 特约撰稿人 吴康迪;日本4G路线明晰 “催熟”新技术[N];通信产业报;2009年
4 江苏泰州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 刘浏 窦沛沛;认知无线电整合“闲散”频谱[N];通信产业报;2009年
5 记者 张虹 易龙 通讯员 曹国俊;科学配置频谱资源助力产业升级[N];人民邮电;2011年
6 记者 刘仁;WiMAX成为TD-SCDMA劲敌[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7 宋琦军 黄艳 孙秀志;科学掌控频谱资源[N];解放军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吴卫群;频谱争夺战,数字生活的危机[N];解放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帆;中国4G可能遭遇频谱之困[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10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刘利华;依法科学管理频谱资源[N];通信产业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