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R-UWB无线室内定位的机理研究
【摘要】:随着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快速增加,人们对位置信息感知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在短距离高速率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撑下,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脉冲超宽带(Impluse Radio Ultra Wideband, IR-UWB)技术可满足无线室内定位高精度、低功耗和低复杂度的实现要求,结合基于到达时间(Time-of-Arrival, TOA)的测距算法可以充分利用IR-UWB信号时间分辨率高的优点获得很好的定位精度,从而迅速成为短距离无线室内定位研究的热点。
与高速通信系统所关注的无线信号时延扩展不同,IR-UWB定位系统主要关注直达路径(Direct Path, DP)的传播特性,相应的性能衡量标准也由误码率变为距离误差。复杂室内环境下,IR-UWB信号传播过程中的多径和非视距(Non-Line-of-Sight, NLOS)现象是造成定位测距误差的主要原因。虽然IR-UWB信号本身所具备的纳秒级时间分辨率可降低多径对DP路径的干扰,但受系统带宽的限制,也同样存在多径误差。NLOS误差则为DP受到障碍物的阻挡,对非直达径的检测所产生的额外传播时延而导致的距离误差。可见,IR-UWB无线定位系统的性能是与IR-UWB信号的传播特性密切相关的。现有的IR-UWB信道模型均是从统计的角度给出IR-UWB信号传播过程中的幅度和时延信息,无法有效的反映IR-UWB单径信号与具体空间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而这对于关注DP信号传播特性的TOA测距定位系统尤为重要。本文在明晰IR-UWB单径信号传播机制的基础上,以分析多径传播所造成的TOA测距误差为切入点,以探索完全非视距环境下的脉冲信号定位机理为目标,深入系统地研究了IR-UWB信号的传播特性,同时建立了基于IR-UWB的定位测距误差模型,可为IR-UWB无线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基础算法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IR-UWB无线定位系统基础理论研究。首先分析了现有超宽带系统中常用脉冲信号的特点及其用于TOA定位的优劣,作为研究定位环境下IR-UWB信号传播机理的基础。重点介绍了IEEE 802.15工作组给出的针对脉冲超宽带信号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3a和4a信道模型详细参数。最后研究了无线室内定位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包括定位原理、测距算法性能限、以及结合IR-UWB信号进行无线室内定位的可行性。
(2)提出了IR-UWB单径信号传播的研究方案,研究了室内LOS环境下IR-UWB信号的传播特性。由于IR-UWB信号为超宽频谱基带瞬态窄脉冲,传统窄带调制连续波信号基于中心频率的传播理论已不适合分析IR-UWB信号,而目前针对IR-UWB单径信号传播特性的研究一直没有定论,本文提出了研究IR-UWB单径信号传播特性的修正的确定性时频域方法。同时,鉴于IR-UWB信号在复杂室内环境中传播的易反射现象,本文在对室内LOS环境下IR-UWB信号传播建模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IR-UWB单径信号的反射特性。最后通过对不同收发机环境下的接收信号的分析,利用两径模型中直达径与反射径的传播时延差,从理论上明确了TOA测距多径误差与环境参数和系统参数的相互关系。为IR-UWB定位测距误差的建模提供了理论依据。
(3)从理论建模和实际测量两方面研究了NLOS环境下IR-UWB信号的穿墙传播特性。鉴于IR-UWB信号潜在的强穿透障碍物能力,通过对其在有限厚度障碍物内传播过程的描述及相应系数的修正,给出了IR-UWB穿墙透射系数的时频域闭合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干TOA测距系统对IR-UWB信号穿墙传播的要求,明晰了脉冲超宽带信号的透射性能与环境参数和系统参数的相互关系,重点分析了IR-UWB信号波形失真对相干TOA测距性能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脉冲信号完成NLOS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提供了理论参考。最后利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通信工程研究中心自主研发设计的IR-UWB样机完成了IR-UWB信号的穿墙传播实测,通过与理论结果的比较验证,完善了IR-UWB信号的穿墙传播理论。
(4)针对IR-UWB无线室内定位测距误差的建模研究。在明确与IR-UWB信号传播特性有关的测距多径误差和NLOS误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根据多径误差与环境参数和系统参数的理论关系,研究了不同信道环境下与系统带宽有关的多径误差,给出了500MHz~8GHz带宽范围的多径误差分布参数。针对现有信道模型无法描述IR-UWB信号在NLOS环境下的额外传播时延,基于IR-UWB信号穿透有限厚度障碍物传播的空间几何结构,推导了IR-UWB信号穿墙测距NLOS几何距离误差限,明晰了收发节点距离和障碍物参数等对几何距离误差的影响。最后研究了完全NLOS环境下利用距离误差信息的IR-UWB穿墙定位性能,提出了基于确定误差信息和信道环境分布的简易的TOA测距误差修正方法。
|
|
|
|
1 |
张立立;钟耳顺;;无线室内定位技术[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2 |
郭明涛;李文元;龚福春;;室内定位方法分析[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
3 |
郭旭斌;叶长城;王忆文;李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内定位系统[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A辑)[C];2011年 |
4 |
房秉毅;李熹;;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研究[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
5 |
高雪晨;蒋泰;曹林峰;;基于RFID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A];广西计算机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
6 |
徐劲松;卢晓春;边玉敬;;基于UWB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仿真[A];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
7 |
雷地球;罗海勇;刘晓明;;一种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
8 |
胡斌;宋娜娜;;基于航位推测技术的消防人员室内定位系统研究[A];2014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
|